首页--哲学、宗教论文--中国哲学论文--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论文

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面临的价值认同问题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9页
第一章 绪论第9-15页
   ·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-10页
   ·研究现状第10-13页
   ·研究思路和难点第13-15页
第二章 概念的厘定第15-23页
   ·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定义第15-17页
   ·什么是价值第17-18页
   ·什么是价值评价第18-19页
   ·什么是价值选择、取向第19-20页
   ·什么是价值观第20-21页
   ·价值冲突问题第21-22页
   ·价值认同的涵义第22页
   ·价值认同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关系第22-23页
第三章 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面临的价值认同问题第23-33页
   ·哲学与大众之间的价值认同问题第23-24页
     ·哲学的价值第23-24页
     ·哲学的价值观第24页
   ·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第24-27页
     ·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性第24-25页
     ·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性第25-26页
     ·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被大众认同的问题第26-27页
   ·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观第27-28页
   ·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观被大众认同的问题第28-30页
     ·超越性与现实性之间的矛盾第28-29页
     ·抽象性与具体性之间的矛盾第29页
     ·长远性与阶段性之间的矛盾第29-30页
   ·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面临的问题第30-33页
     ·推动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的矛盾第30页
     ·人民大众利益实现的社会性与个体性之间的矛盾第30-33页
第四章 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价值认同问题的根源探析第33-39页
   ·理论层面的分析第33-34页
     ·主客体之间矛盾的理论揭示不足第33页
     ·主体之间面对复杂价值关系的的主体自觉不足第33-34页
     ·相同主体的不同价值诉求的主体自觉不足第34页
   ·现实层面的分析第34-36页
     ·外部环境来看第34-35页
     ·内部环境来看第35页
     ·主体因素来看第35-36页
     ·客体因素来看第36页
   ·实践层面的分析第36-39页
     ·市场经济带来的影响第36-37页
     ·社会利益调控机制尚不健全第37页
     ·个别党员干部的不和谐现象第37-39页
第五章 破解价值认同问题的意义和途径第39-49页
   ·破解价值认同问题的重大意义第39-40页
     ·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第39页
     ·协同大众的思想认识、价值观念第39页
     ·协同大众的实践活动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上来第39-40页
     ·创造理想世界第40页
   ·理论层面的完善第40-44页
     ·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终极价值取向第41-42页
     ·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理化与大众化相结合第42-43页
     ·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、时代化和大众化相结合第43-44页
     ·提升民众主体自觉性与哲学思维意识第44页
   ·现实层面的化解第44-49页
     ·发展机制建设第45页
     ·引导机制建设第45-46页
     ·协调机制建设第46页
     ·信益机制建设第46页
     ·规范机制建设第46-49页
结语第49-51页
致谢第51-53页
参考文献第53-57页
附录第57页

论文共5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初探--以如皋市为例
下一篇:碳关税合法性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