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大气科学(气象学)论文--气象基本要素、大气现象论文--水汽、凝结和降水论文--蒸发与蒸散论文

1967-2008年青藏高原参考蒸散时空趋势与突变分析

中文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8页
第一章 绪论第8-14页
   ·研究背景和意义第8-9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进展第9-12页
   ·研究目的、研究内容第12-13页
   ·技术路线图第13-14页
第二章 研究区、数据与方法第14-21页
   ·研究区简介第14-17页
     ·青藏高原地貌第15页
     ·青藏高原气候特征第15-16页
     ·青藏高原植被与土壤第16页
     ·青藏高原水文特征第16页
     ·青藏高原农业农作物第16-17页
   ·数据和方法第17-21页
     ·数据第17页
     ·方法第17-21页
第三章 参考蒸散的时空变化特征第21-31页
   ·参考蒸散的时空变化特征第21-23页
   ·巴颜喀拉山两侧的 ET0及各气象要素的趋势变化第23-27页
   ·各气象因子对参考蒸散量的贡献率分析第27-30页
   ·小结第30-31页
第四章 青藏高原边缘黄河上游区域参考蒸散增加的原因分析第31-38页
   ·黄河上游区域参考蒸散变化特征第33-34页
   ·黄河上游区域气候变化特征第34-36页
     ·温度的变化特征第34页
     ·风速的变化特征第34页
     ·降水的变化特征第34-35页
     ·海拔的影响与参考蒸散增加的原因分析第35页
     ·各气象要素年内变化第35-36页
   ·研究区参考蒸散突变分析第36页
   ·小结第36-38页
第五章 青藏高原参考蒸散趋势突变分析第38-44页
   ·青藏高原参考蒸散趋势的突变分析第38-39页
   ·青藏高原各气象因子的突变分析第39-42页
     ·温度突变分析第39-40页
     ·风速突变分析第40-41页
     ·日照时数突变分析第41-42页
   ·青藏高原参考蒸散突变的原因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·小结第43-44页
第六章 结论与讨论第44-46页
   ·主要结论第44-45页
   ·不足与展望第45-46页
参考文献第46-51页
附录第51-53页
致谢第53-55页
个人简历第55-56页
在校期间科研状况及学术论文发表第56页

论文共5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复杂地形区土地利用/土地覆被分类研究--以湟水流域为例
下一篇:青藏高原蒸发皿蒸发量的时空变化对水平衡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