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2页 |
导言 | 第12-15页 |
第一章 外部基准适用的内涵与法律依据 | 第15-22页 |
第一节 外部基准的含义和适用源起 | 第15-18页 |
一、外部基准的含义 | 第15-16页 |
二、外部基准的适用源起 | 第16-18页 |
第二节 外部基准适用的法律依据 | 第18-22页 |
一、《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》第 14 条的规定 | 第18-19页 |
二、美国国内法认定外部基准的法律依据 | 第19-20页 |
三、《中国入世议定书》中的规定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WTO 适用外部基准的首例“软木争端案”分析 | 第22-25页 |
第一节 可适用替代基准的情形 | 第22-23页 |
第二节 政府作为供货商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形 | 第23-24页 |
第三节 DSB 的解释 | 第24-25页 |
第三章 “双反措施案”中美国适用外部基准的分析 | 第25-38页 |
第一节 对贷款利率适用的外部基准 | 第25-30页 |
一、确定政府提供贷款授予利益的基准 | 第25-27页 |
二、允许拒绝国内利率的条件 | 第27-28页 |
三、“市场影响力”与“政府干预” | 第28-30页 |
四、如何确定恰当基准 | 第30页 |
第二节 对原材料价格适用的外部基准 | 第30-34页 |
一、“软木争端案”中对于《补贴协定》第 14(d)条的解释 | 第30-32页 |
二、判定扭曲的证据类型 | 第32-33页 |
三、本身违法原则 | 第33-34页 |
第三节 对土地使用权适用的外部基准 | 第34-38页 |
一、美国商务部使用的价格顺位 | 第35-36页 |
二、中国土地改革的执行 | 第36-37页 |
三、土地使用权的范围 | 第37-38页 |
第四章 美国对华适用外部基准与 WTO 规则的一致性分析 | 第38-47页 |
第一节 美国国内法规则与 WTO 规则的一致性分析 | 第38-42页 |
一、对“非市场经济国家”适用反补贴 | 第38-39页 |
二、美国国内法规则与 WTO 规则的一致性 | 第39-42页 |
第二节 对贷款利率适用的外部基准 | 第42-46页 |
一、利率基准不具有可比性 | 第42-44页 |
二、未反映出借款人“可实际从市场上获得” | 第44-45页 |
三、“接近于”标准 | 第45-46页 |
第三节 对土地使用权适用的外部基准 | 第46-47页 |
一、片面认定中国的土地使用权价格被扭曲 | 第46-47页 |
二、选用的实际基准不恰当 | 第47页 |
第五章 美国对华适用外部基准的影响及对策 | 第47-54页 |
第一节 适用外部基准对中国的影响 | 第47-49页 |
一、加剧中国在国际贸易争端中的不利地位 | 第47-49页 |
二、干预中国经济发展的自主性 | 第49页 |
第二节 中国应对外部基准的策略 | 第49-54页 |
一、从国际层面约束外部基准的滥用 | 第49-51页 |
二、对外部基准的适用提出针对性抗辩 | 第51-52页 |
三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| 第52-54页 |
结语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8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58-59页 |
后记 | 第59-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