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1 绪论 | 第10-18页 |
·微囊藻毒素基本特性 | 第10页 |
·微囊藻毒素的危害 | 第10-11页 |
·微囊藻毒素污染情况 | 第11页 |
·MCs 的处理方法及存在问题 | 第11-13页 |
·传统净水工艺对 MCs 的去除 | 第12页 |
·活性炭吸附去除 MCs | 第12页 |
·光降解与光催化氧化 | 第12页 |
·臭氧氧化 | 第12-13页 |
·生物处理 | 第13页 |
·生物滴滤床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·生物滤床净化效果的影响因素 | 第14-16页 |
·研究目的和内容 | 第16-18页 |
·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6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7页 |
·创新点 | 第17-18页 |
2 自然曝气生物滤床的设计与微囊藻毒素提取、检测方法的确定 | 第18-28页 |
·自然曝气生物滤床的设计 | 第18-19页 |
·微囊藻毒素的检测方法研究 | 第19-28页 |
·试验仪器和材料 | 第20页 |
·HPLC 分析条件的优化 | 第20-24页 |
·ELISA 法检测 MC-LR | 第24-25页 |
·MCs 的提取 | 第25-28页 |
3 自然曝气生物滤床填料表面微生物发育及 HLR 影响研究 | 第28-36页 |
·引言 | 第28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28-30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30-34页 |
·HRT 的计算以及拟合 | 第30-31页 |
·HLR 对 TN、NH+4-N、COD 及 Chl a 去除效果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·HLR 对填料表面生物膜发育及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| 第32-34页 |
·讨论 | 第34-35页 |
·HLR 对填料表面生物膜发育及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| 第34页 |
·HLR 对 TN、NH+4-N、COD 及 Chl a 去除效果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4 三种填料滤床对微囊藻毒素的净化效果及 HLR 影响研究 | 第36-46页 |
·引言 | 第36页 |
·试验装置和材料 | 第36-38页 |
·试验装置 | 第36-37页 |
·试验进水 | 第37页 |
·滤床挂膜 | 第37页 |
·试验步骤 | 第37-38页 |
·公式 | 第38页 |
·统计分析 | 第38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38-43页 |
·滤床各层出水中 DO 变化情况 | 第38页 |
·不同 HLR 下三种填料滤床对四种浓度梯度的 MC-LR 进水的处理效果 | 第38-41页 |
·滤床中 MC-LR 去除负荷的沿程变化趋势 | 第41-43页 |
·讨论 | 第43-4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5 自然曝气生物滤床去除饮用水水库中微囊藻毒素的应用研究 | 第46-54页 |
·引言 | 第46-47页 |
·试验材料和方法 | 第47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47-51页 |
·滤床对胞外 MC-LR 的去除效果 | 第47-48页 |
·滤床对胞内 MC-LR 的去除效果 | 第48-49页 |
·滤床对 COD 的去除效果 | 第49-51页 |
·滤床对 SS 的去除效果 | 第51页 |
5. 4 讨论 | 第51-5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2-54页 |
6 陶粒、火山石和沸石三种填料吸附微囊藻毒素的动力学研究 | 第54-65页 |
·引言 | 第54-55页 |
6. 2 材料和方法 | 第55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55-62页 |
·不同填料对 MC-LR 的吸附动力学曲线 | 第55-56页 |
·挂膜、灭活以及未挂膜三种陶粒对 MC-LR 的吸附等温线 | 第56-58页 |
·挂膜、灭活以及未挂膜三种火山石对 MC-LR 的吸附等温线 | 第58-60页 |
·挂膜、灭活以及未挂膜三种沸石对 MC-LR 的吸附等温线 | 第60-62页 |
·讨论 | 第62-6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3-65页 |
7 结论和展望 | 第65-67页 |
·结论 | 第65页 |
·展望 | 第65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3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课题资助 | 第73-74页 |
致谢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