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1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8页 |
| ·FDD/TDD 通信制式特点及应用 | 第11-12页 |
| ·毫米波通信特点及应用 | 第12-16页 |
| ·国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| 第13-14页 |
| ·国内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| 第14-16页 |
| ·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6-18页 |
| 第二章 射频前端系统指标及结构 | 第18-31页 |
| ·接收机基本技术指标分析 | 第18-24页 |
| ·接收机噪声系数 | 第18-20页 |
| ·接收机灵敏度 | 第20-21页 |
| ·接收机线性度 | 第21-23页 |
| ·接收机动态范围 | 第23-24页 |
| ·接收机基本结构分析 | 第24-28页 |
| ·超外差接收机 | 第24-25页 |
| ·零中频接收机 | 第25页 |
| ·镜像抑制接收机 | 第25-27页 |
| ·数字中频接收机 | 第27-28页 |
| ·发射机指标分析及基本结构 | 第28-30页 |
| ·邻信道抑制比 | 第28页 |
| ·发射机基本方案 | 第28-30页 |
| ·TDD/FDD 前端系统设计指标 | 第3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| 第三章 射频前端系统方案设计与仿真 | 第31-47页 |
| ·射频前端系统方案设计 | 第31-35页 |
| ·射频信道划分 | 第31-34页 |
| ·射频系统框图 | 第34-35页 |
| ·接收支路系统仿真 | 第35-42页 |
| ·接收支路包络(Envelope)仿真 | 第36-37页 |
| ·接收支路预算(Budget)仿真 | 第37-39页 |
| ·接收支路 S 参数仿真 | 第39-42页 |
| ·发射支路系统仿真 | 第42-46页 |
| ·发射支路预算(Budget)仿真 | 第42-43页 |
| ·发射支路谐波平衡(Harmonic Balance)仿真 | 第43-4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| 第四章 微波毫米波前端器件设计、选择与测试 | 第47-71页 |
| ·微带线及波导介绍 | 第47-51页 |
| ·微带传输线的基本理论 | 第47-48页 |
| ·矩形波导基本理论 | 第48-51页 |
| ·微带-矩形波导过渡设计 | 第51-53页 |
| ·30.4-41.6GHZ宽带滤波器设计 | 第53-61页 |
| ·滤波器主要技术指标 | 第53-54页 |
| ·基片集成波导结构理论分析 | 第54-57页 |
| ·宽带滤波器设计与实现 | 第57-61页 |
| ·放大器选择与测试 | 第61-64页 |
| ·放大器简介 | 第61页 |
| ·放大器的选择及测试 | 第61-64页 |
| ·混频器选择与测试 | 第64-66页 |
| ·混频器简介 | 第64页 |
| ·混频器的选择及测试 | 第64-66页 |
| ·倍频器选择与测试 | 第66-68页 |
| ·倍频器简介 | 第66页 |
| ·倍频器选择与测试 | 第66-68页 |
| ·倍频链功率测试 | 第68-70页 |
| ·发射支路倍频链测试 | 第69-70页 |
| ·接收支路倍频链测试 | 第7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0-71页 |
| 第五章 微波毫米前端系统实现及测试 | 第71-88页 |
| ·测试环境 | 第71页 |
| ·测试电源设计 | 第71-72页 |
| ·毫米波装配工艺 | 第72-74页 |
| ·微组装工艺介绍 | 第72-73页 |
| ·毫米波金丝键合影响分析 | 第73-74页 |
| ·毫米波前端腔体设计 | 第74页 |
| ·接收机测试 | 第74-80页 |
| ·接收机灵敏度及动态范围测试 | 第75-78页 |
| ·接收机镜像抑制测试 | 第78页 |
| ·接收机中频选择性测试 | 第78-79页 |
| ·接收机线性度测试 | 第79-80页 |
| ·发射机测试 | 第80-84页 |
| ·发射机线性度及发射功率测试 | 第80-81页 |
| ·发射信号 ACPR 及相噪测试 | 第81-82页 |
| ·发射机宽带测试 | 第82-84页 |
| ·两套系统联合测试 | 第84-87页 |
| ·单音信号联合测试 | 第84-85页 |
| ·带宽信号联合测试 | 第85-8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87-88页 |
|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88-89页 |
| 致谢 | 第89-9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90-94页 |
| 攻博/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94-9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