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10-13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2-13页 |
第二章 川陕苏区与川陕苏区精神 | 第13-24页 |
·川陕苏区的开辟与建设 | 第13-18页 |
·川陕苏区的开辟及其历史背景 | 第13-14页 |
·川陕苏区的建设及其历史成果 | 第14-17页 |
·川陕苏区的放弃及其历史原因 | 第17-18页 |
·川陕苏区精神的形成及其对川陕苏区发展所起的作用 | 第18-24页 |
·川陕苏区精神形成的渊源 | 第18-19页 |
·川陕苏区精神基本的内涵 | 第19-22页 |
·川陕苏区精神对川陕苏区发展所起的作用 | 第22-24页 |
第三章 川陕苏区精神的特质 | 第24-32页 |
·它既具有整个苏区精神的共性,又具有自身鲜明的特色 | 第24-27页 |
·川陕苏区精神具有整个苏区精神的共性 | 第24-25页 |
·川陕苏区精神具有自身鲜明的特色 | 第25-26页 |
·川陕苏区精神是苏区精神在川陕苏区的具体体现 | 第26-27页 |
·它是近代中华民族革命精神系列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| 第27-32页 |
·川陕苏区精神与井冈山精神一脉相承 | 第27-28页 |
·川陕苏区精神是长征精神、延安精神、西柏坡精神的重要精神源泉 | 第28-30页 |
·川陕苏区精神在革命精神系列中担任着承前启后的角色 | 第30-32页 |
第四章 川陕苏区精神的传承和发展 | 第32-38页 |
·川陕苏区精神代代相传 | 第32-34页 |
·它继续指引着川陕老区军民英勇奋战(1935 年至 1950 年) | 第32-33页 |
·它继续指引着川陕老区为国家而奉献(1950 年至 1979 年) | 第33页 |
·它继续指引着川陕老区的前进和发展(1979 年至今) | 第33-34页 |
·川陕苏区精神不断发展 | 第34-38页 |
·它发展为川陕老区民众的意志品格 | 第34-35页 |
·它发展为川陕老区历史的文化标识 | 第35-36页 |
·它发展为川陕老区未来的方向指针 | 第36-38页 |
第五章 川陕苏区精神的时代价值 | 第38-44页 |
·川陕苏区精神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精神资源 | 第38-39页 |
·川陕苏区精神是新时期强化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精神保证 | 第39-40页 |
·川陕苏区精神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精神源泉 | 第40-41页 |
·川陕苏区精神是解决我国当前复杂内外矛盾的重要精神指引 | 第41-42页 |
·川陕苏区精神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精神支撑 | 第42-44页 |
结束语 | 第44-45页 |
致谢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8页 |
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48-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