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湾乡镇市改革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4页 |
第一节 研究动机 | 第9-10页 |
第二节 研究目的 | 第10-11页 |
第三节 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一、制度研究途径 | 第11页 |
二、历史研究路径 | 第11页 |
三、文献分析法 | 第11-12页 |
第四节 台湾乡镇市改革文献回顾 | 第12-14页 |
第二章 台湾乡镇市体制概述 | 第14-25页 |
第一节 台湾乡镇市体制的历史沿革 | 第14-17页 |
一、清代及国民党政府在大陆时期 | 第14页 |
二、日本据台时期及光复初期 | 第14页 |
三、国民党政府行宪初期至1994年 | 第14-16页 |
四、1994年以后 | 第16-17页 |
第二节 台湾乡镇市的组织结构 | 第17-21页 |
一、乡镇市体制的基本类型 | 第17-18页 |
二、乡镇市的组织结构 | 第18-19页 |
三、乡镇市公所内部单位及所属机关之设立 | 第19-21页 |
第三节 乡镇市公所及代表会的功能 | 第21-25页 |
一、乡镇市公所的功能 | 第21-23页 |
二、乡镇市民代表会的功能 | 第23-25页 |
第三章 台湾乡镇市体制改革 | 第25-45页 |
第一节 台湾乡镇市体制改革的推进历程 | 第25-26页 |
一、20世纪50年——90年代 | 第25页 |
二、20世纪90年代至今 | 第25-26页 |
第二节 乡镇市改革的原因 | 第26-39页 |
一、黑金政治问题与影响 | 第27-30页 |
二、派系政治的问题与影响 | 第30-35页 |
三、行政效能问题与影响 | 第35-38页 |
四、人事与财权问题 | 第38-39页 |
五、乡镇市区划问题与影响 | 第39页 |
第三节 乡镇市改革的动力和阻力 | 第39-41页 |
一、乡镇市改革的动力 | 第39-40页 |
二、乡镇市改革的阻力 | 第40-41页 |
第四节 乡镇市改“区”后的问题 | 第41-45页 |
一、乡镇市改区后定位 | 第41-42页 |
二、“区”的组织结构 | 第42页 |
三、区公所的经费预算 | 第42-43页 |
四、区政问题探讨 | 第43-45页 |
第四章 总结与启示 | 第45-48页 |
第一节 总结 | 第45-47页 |
一、台湾乡镇市体制改革的根源 | 第45-46页 |
二、乡镇市改区后的新挑战 | 第46-47页 |
第二节 启示 | 第47-48页 |
一、地方自治需要良好的政治生态 | 第47页 |
二、地方政府需要适时进行组织改造 | 第47页 |
三、民主制度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3页 |
致谢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