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0页 |
| 绪论 | 第10-15页 |
| 第一章 契丹建国前首领承袭无储及中原王朝立储概述 | 第15-21页 |
| 第一节 契丹建国前首领承袭无储 | 第16-19页 |
| 一、 古八部时期首领继承不设储君 | 第16页 |
| 二、 大贺氏时期首领继承不设储君 | 第16-18页 |
| 三、 遥辇氏时期可汗继承不立储君 | 第18-19页 |
| 第二节 中原王朝立储概述 | 第19-21页 |
| 第二章 辽代储君考 | 第21-30页 |
| 第一节 辽代储君钩稽 | 第21-26页 |
| 一、 太祖朝 | 第21-22页 |
| 二、 太宗朝 | 第22-23页 |
| 三、 景宗朝 | 第23页 |
| 四、 圣宗朝 | 第23-24页 |
| 五、 兴宗朝 | 第24-25页 |
| 六、 道宗朝 | 第25-26页 |
| 七、 天祚皇帝朝 | 第26页 |
| 第二节 辽朝储君的类型与特点 | 第26-30页 |
| 一、 辽朝储君的封号种类 | 第26-27页 |
| 二、 辽代储君的特点 | 第27-30页 |
| 第三章 辽朝储君的选立 | 第30-43页 |
| 第一节 辽朝各代储君选立情况分析 | 第30-40页 |
| 一、 太祖朝储君之选立 | 第30-33页 |
| 二、 太宗朝储君之选立 | 第33页 |
| 三、 景宗朝储君之选立 | 第33-35页 |
| 四、 圣宗朝储君之选立 | 第35-36页 |
| 五、 兴宗朝储君之选立 | 第36-37页 |
| 六、 道宗朝储君之选立 | 第37-39页 |
| 七、 天祚皇帝朝储君之选立 | 第39-40页 |
| 第二节 辽朝储君选立之特点 | 第40-43页 |
| 第四章 辽朝储君之教育与培养 | 第43-54页 |
| 第一节 辽朝东宫官属为虚衔及储君教育与培养机构之探讨 | 第43-46页 |
| 第二节 辽朝储君教育与培养的内容 | 第46-50页 |
| 一、 练骑射,注重实战历练 | 第46-47页 |
| 二、 习知识,提高文化素养 | 第47-49页 |
| 三、 勤政务,加强为政历练 | 第49-50页 |
| 第三节 辽朝储君教育与培养的特点 | 第50-52页 |
| 第四节 辽朝储君教育与培养的评述 | 第52-54页 |
| 结语 | 第54-5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5-60页 |
| 致谢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