含风光储联合系统的发输电风险评估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6页 |
·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9页 |
·国内外新能源发电及储能技术的发展现状 | 第9-13页 |
·国内外风电发展现状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外光伏发电发展现状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外储能技术的发展 | 第12-13页 |
·大规模新能源并网问题 | 第13-14页 |
·功率波动性对电网电压、频率的影响 | 第13页 |
·功率随机性对电网调度的影响 | 第13-14页 |
·新能源并网可靠性和经济性 | 第14页 |
·含风/光/储发电的电力系统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| 第14-15页 |
·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第2章 发输电风险评估基本理论 | 第16-24页 |
·引言 | 第16页 |
·蒙特卡洛法仿真 | 第16-19页 |
·蒙特卡洛法基本概念 | 第16页 |
·非序贯蒙特卡洛法 | 第16-17页 |
·序贯蒙特卡洛模拟法 | 第17-19页 |
·基于序贯蒙特卡洛的发输电风险评估模型 | 第19-23页 |
·系统元件停运模型 | 第19-20页 |
·负荷模型 | 第20-21页 |
·基于直流潮流的故障分析 | 第21-22页 |
·最优切负荷模型 | 第22-23页 |
·小结 | 第23-24页 |
第3章 风光储发电技术及其评估建模 | 第24-41页 |
·风光互补特性及储能技术 | 第24-27页 |
·风光互补特性 | 第24-25页 |
·储能技术 | 第25-27页 |
·风速模型 | 第27-30页 |
·随机威布尔分布 | 第27-28页 |
·ARMA序列模拟 | 第28-29页 |
·风速模拟模型比较 | 第29-30页 |
·风电、光电功率输出模型 | 第30-33页 |
·风电功率输出模型 | 第30-32页 |
·光电功率输出模型 | 第32-33页 |
·储能序列模型优化 | 第33-38页 |
·浮充放电策略模型(策略1) | 第34-35页 |
·考虑负荷峰谷特性的储能模型(策略2) | 第35-36页 |
·根据计划出力目标模型(策略3) | 第36-37页 |
·平衡发电功率策略模型(策略4) | 第37-38页 |
·建立评估指标体系 | 第38-39页 |
·小结 | 第39-41页 |
第4章 算例分析 | 第41-52页 |
·计及风光储联合系统的发输电风险评估流程 | 第41-42页 |
·风光储接入IEEE-RBTS系统 | 第42-48页 |
·IEEE-RBTS系统 | 第42-44页 |
·不同风光容量配置对评估的影响(不计储能) | 第44-45页 |
·储能额定输出功率的影响(策略1) | 第45页 |
·储能容量和储能策略的影响 | 第45-47页 |
·不同发电限制功率的影响(策略4) | 第47-48页 |
·风光储在不同地点接入IEEE-RTS系统 | 第48-51页 |
·IEEE-RTS系统 | 第48-49页 |
·风光储在不同地点接入系统 | 第49-51页 |
·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5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2-54页 |
·结论 | 第52-53页 |
·展望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8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| 第58-59页 |
致谢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