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国家行政管理论文--民政工作论文--其他论文

我国政府在慈善事业中的角色定位分析

中文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9页
目录第9-11页
绪论第11-26页
 (一) 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1-13页
 (二) 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-19页
 (三) 研究方法和论文创新点第19-20页
 (四) 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分析第20-24页
 (五) 研究思路第24-26页
一 我国政府在慈善事业中角色转变的历史轨迹第26-36页
 (一) 政府对慈善事业的接管和改造(1949—1956)第27-28页
 (二) 政府对慈善事业的取缔和禁锢(1957—1977)第28-30页
 (三) 政府对慈善事业的放宽和恢复(1978—1993)第30-32页
 (四) 政府对慈善事业的支持和主导(1994 年至今)第32-36页
二 我国政府主导型慈善事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第36-47页
 (一) 政府主导型慈善事业发展现状第36-40页
  1 慈善组织活动的发展及规范第37-38页
  2 受助对象的政治认同感的增强第38-39页
  3 政府参与模范效应的扩大第39-40页
 (二) 政府主导型慈善事业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第40-47页
  1 存在的问题第40-43页
   (1)政府劝捐和强制捐赠的越位第41页
   (2)政府监管的缺位第41-42页
   (3)双重管理及人事任免的错位第42-43页
  2 原因分析第43-47页
   (1)法律法规不完善第44页
   (2)捐赠文化不够浓厚第44-45页
   (3)慈善组织运作不成熟和社会公信力不强第45-47页
三 西方政府在慈善事业中的角色定位及启示第47-53页
 (一) 西方政府在慈善事业中的角色定位第47-51页
  1 英国政府在慈善事业中的角色定位第47-49页
  2 日本政府在慈善事业中的角色定位第49-50页
  3 美国政府在慈善事业中的角色定位第50-51页
 (二) 启示第51-53页
四 我国政府在慈善事业中角色定位重新审视第53-65页
 (一) 引导者——慈善事业的指南针第53-57页
  1 引导个人和企业捐赠的常态化和机制化第53-54页
  2 引导以自主自愿为原则的慈善文化氛围的形成第54-56页
  3 引导慈善组织积极参与国际援助活动第56-57页
 (二) 监管者——慈善事业的双眼第57-60页
  1 建立慈善组织的评估机制第57-58页
  2 构建诚信标准及问责制第58-59页
  3 监管资金的筹集和使用公开透明第59-60页
 (三) 支持者——慈善事业的双翼第60-65页
  1 培养专业的慈善人才第60-62页
  2 政策鼓励和法律保障第62-63页
  3 政府公共服务外包给慈善组织第63-65页
结语第65-66页
参考文献第66-70页
 一、中文参考文献第66-69页
 二、英文注释第69-70页
后记第70页

论文共7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政府角色研究
下一篇: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下的我国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