冀东金厂峪金矿床矿物学特征及成矿作用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第1章 前言 | 第9-15页 |
·研究区概况 | 第9-10页 |
·地理概况 | 第9页 |
·交通位置 | 第9-10页 |
·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·存在问题 | 第11页 |
·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方法、研究内容及完成工作量 | 第12-15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2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2页 |
·完成工作量 | 第12-13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3-15页 |
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| 第15-17页 |
·地层 | 第15页 |
·构造 | 第15-16页 |
·褶皱构造 | 第15-16页 |
·断裂构造 | 第16页 |
·岩浆岩 | 第16-17页 |
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| 第17-24页 |
·矿床地质 | 第17-18页 |
·地层与岩石 | 第17页 |
·构造 | 第17页 |
·岩浆岩 | 第17-18页 |
·矿脉特征 | 第18-21页 |
·矿物组合 | 第21页 |
·矿石组构特征 | 第21-22页 |
·围岩蚀变与矿化 | 第22-24页 |
第4章 矿物学特征 | 第24-52页 |
·样品采集 | 第24-25页 |
·分析方法 | 第25页 |
·成矿阶段 | 第25-27页 |
·矿物学特征 | 第27-32页 |
·矿石矿物 | 第27-29页 |
·脉石矿物 | 第29-32页 |
·化学组成 | 第32-52页 |
·矿石矿物 | 第32-42页 |
·脉石矿物 | 第42-52页 |
第5章 成矿作用讨论 | 第52-60页 |
·空间构造 | 第52-53页 |
·物质来源 | 第53-55页 |
·氢氧同位素 | 第53-54页 |
·硫同位素 | 第54-55页 |
·成矿温度 | 第55-58页 |
·成矿模式 | 第58-60页 |
第6章 结论 | 第60-61页 |
致谢 | 第61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4页 |
图版 | 第64-68页 |
附录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