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1 绪论 | 第10-20页 |
·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2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6页 |
·水资源系统风险研究进展 | 第12-15页 |
·取水总量控制风险研究进展 | 第15-16页 |
·取水总量控制风险分析存在的不足 | 第16页 |
·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| 第16-20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·研究技术路线 | 第17-20页 |
2 黑河中游概况 | 第20-26页 |
·黑河中游水资源状况 | 第21-22页 |
·黑河中游社会经济状况 | 第22-23页 |
·黑河干流取水总量控制方案 | 第23-26页 |
3 黑河中游取水总量控制系统风险分析及其风险辨识 | 第26-34页 |
·水资源系统风险管理理论 | 第26-27页 |
·风险基本概念 | 第26页 |
·风险管理基本程序 | 第26-27页 |
·取水总量控制相关理论 | 第27-30页 |
·相关概念及其关系 | 第28-29页 |
·黑河中游取水总量控制系统特点 | 第29-30页 |
·黑河中游取水总量控制系统风险分析 | 第30-31页 |
·风险产生机理 | 第30页 |
·风险定义 | 第30-31页 |
·黑河中游取水总量控制风险识别 | 第31-33页 |
·风险识别概述 | 第31-32页 |
·黑河中游取水总量控制风险因子识别 | 第32-3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4 黑河中游取水总量控制风险评估 | 第34-56页 |
·黑河中游取水总量控制风险构成框架 | 第34-35页 |
·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| 第35-37页 |
·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| 第35页 |
·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| 第35-37页 |
·指标含义及量化方法 | 第37-41页 |
·风险计算方法 | 第41-44页 |
·加权综合评价法 | 第42页 |
·层次熵分析法 | 第42-44页 |
·综合风险指数法 | 第44页 |
·黑河中游取水总量控制风险计算 | 第44-50页 |
·数据来源 | 第45-47页 |
·指标标准化处理 | 第47-49页 |
·风险计算结果 | 第49-50页 |
·黑河中游取水总量控制风险结果分析 | 第50-55页 |
·综合风险指数分析 | 第50-53页 |
·致险指数 | 第53页 |
·脆弱性指数 | 第53-54页 |
·承险指数 | 第54-5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5 黑河中游取水总量控制风险管理 | 第56-65页 |
·主要风险指标 | 第56页 |
·风险调控 | 第56-60页 |
·单独调控方案 | 第57-58页 |
·联合调控方案 | 第58-60页 |
·黑河中游取水总量控制风险决策 | 第60-63页 |
·加强水资源的调度管理,促进取水总量控制指标的完成 | 第60-61页 |
·开源节流 | 第61-62页 |
·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 | 第62页 |
·加强非工程措施的建设 | 第62-63页 |
·进一步优化分水曲线 | 第63页 |
·制定取水总量控制风险应急方案预案 | 第6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3-65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65-68页 |
·结论 | 第65-66页 |
·新见解 | 第66页 |
·展望 | 第66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2页 |
个人简历、在学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| 第72-73页 |
致谢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