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3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13-22页 |
1 非小细胞肺癌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·非小细胞肺癌简介及病因 | 第13页 |
·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现状 | 第13-14页 |
2 脂质体的研究进展 | 第14-18页 |
·被动靶向脂质体 | 第14-16页 |
·主动靶向脂质体 | 第16-18页 |
3 纳米载体的细胞摄取机制 | 第18-20页 |
4 本课题研究背景及思路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膜材的合成及表征 | 第22-33页 |
1 材料与仪器 | 第22页 |
·材料与试剂 | 第22页 |
·仪器 | 第22页 |
2 实验方法 | 第22-26页 |
·DSPE-PEG2000 的合成与表征 | 第22-23页 |
·GE11 含量测定分析方法的建立 | 第23-24页 |
·DSPE-PEG2000-GE11 的合成与表征 | 第24-26页 |
3 实验结果 | 第26-32页 |
·DSPE-PEG2000 的表征 | 第26-27页 |
·GE11 含量测定分析方法的建立 | 第27-28页 |
·DSPE-PEG2000-GE11 的表征 | 第28-32页 |
讨论与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三章 GE11-LP/DOX 的制备及表征 | 第33-40页 |
1 材料与仪器 | 第33页 |
·材料与试剂 | 第33页 |
·仪器 | 第33页 |
2 实验方法 | 第33-35页 |
·阿霉素分析方法的建立 | 第33-34页 |
·GE11 修饰的阿霉素脂质体的制备 | 第34-35页 |
·GE11 修饰的阿霉素脂质体的表征 | 第35页 |
3 实验结果 | 第35-39页 |
·阿霉素分析方法的建立 | 第35-36页 |
·GE11 修饰的阿霉素脂质体的表征 | 第36-39页 |
讨论与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四章 GE11-LP/DOX 体内外评价及摄取机制研究 | 第40-57页 |
第一节 GE11-LP/DOX 的体外评价 | 第40-47页 |
1 实验材料和仪器 | 第40页 |
·材料 | 第40页 |
·仪器 | 第40页 |
·细胞株 | 第40页 |
2 实验方法 | 第40-41页 |
·细胞毒性实验 | 第40-41页 |
·细胞摄取实验 | 第41页 |
3 实验结果 | 第41-46页 |
·细胞毒性实验 | 第41-43页 |
·细胞摄取实验 | 第43-46页 |
讨论与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二节 GE11-LP 的体内评价 | 第47-51页 |
1 实验材料和仪器 | 第47页 |
·材料 | 第47页 |
·仪器 | 第47页 |
·实验动物 | 第47页 |
2 实验方法 | 第47-48页 |
·Cy7 标记脂质体的制备 | 第47页 |
·A549 荷瘤裸鼠模型的建立 | 第47页 |
·A549 荷瘤裸鼠活体荧光成像实验 | 第47-48页 |
3 实验结果 | 第48-50页 |
·A549 荷瘤裸鼠活体荧光成像实验 | 第48-50页 |
讨论与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三节 GE11-LP/DOX 的细胞摄取机制研究 | 第51-57页 |
1 实验材料和仪器 | 第51页 |
·材料 | 第51页 |
·仪器 | 第51页 |
·细胞株 | 第51页 |
2 实验方法 | 第51-52页 |
·低温和能量抑制对细胞摄取的影响 | 第51页 |
·抑制剂对细胞摄取的影响 | 第51-52页 |
·细胞内定位 | 第52页 |
3 实验结果 | 第52-56页 |
·低温和能量抑制对细胞摄取的影响 | 第52-53页 |
·抑制剂对细胞摄取的影响 | 第53-54页 |
·细胞内定位 | 第54-56页 |
讨论与小结 | 第56-57页 |
全文总结 | 第57-59页 |
课题特色 | 第59-60页 |
后续工作和展望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| 第67-68页 |
致谢 | 第68-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