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引言 | 第8-11页 |
(一) 问题的提出 | 第8页 |
(二) 学术价值 | 第8-9页 |
(三) 应用价值 | 第9页 |
(四) 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(五) 创新之处 | 第10-11页 |
一、 危机概述 | 第11-15页 |
(一) 危机的定义 | 第11页 |
(二) 危机事件的特征 | 第11-12页 |
1. 结构不良性 | 第11页 |
2. 风险性 | 第11-12页 |
3. 不确定性 | 第12页 |
(三) 危机事件的分类 | 第12-15页 |
1. 政治性的危机事件 | 第12-13页 |
2. 宏观经济性的危机事件 | 第13页 |
3. 社会性的危机事件 | 第13页 |
4. 生产性的危机事件 | 第13页 |
5. 自然性危机事件 | 第13-15页 |
二、 中国共产党危机处理能力的历史考察 | 第15-25页 |
(一) 有效应对大革命失败后的生存危机,开创土地革命战争大好局面 | 第15-17页 |
(二) 有效应对“三年困难”时期,恢复并发展了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 | 第17-19页 |
(三) 有效应对“文化大革命”内乱局面,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| 第19-21页 |
(四) 有效应对“非典”等突发性灾害,实现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顺利开展 | 第21-22页 |
(五) 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,实现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| 第22-25页 |
三、 中国共产党有效处理危机事件的原因探析 | 第25-30页 |
(一)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先进力量的代表 | 第25-27页 |
1.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 | 第25-26页 |
2. 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,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| 第26页 |
3. 中国共产党以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复兴为己任 | 第26-27页 |
(二) 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创新,不断加强党的建设,逐步提升危机处理能力 | 第27-30页 |
1. 加强思想建设,提高对危机事件的认识能力 | 第27-28页 |
2. 加强组织建设,壮大解决危机事件的力量,提高危机决策的正确性 | 第28页 |
3. 加强作风建设,充分发挥优良作风在危机化解中的作用 | 第28-30页 |
四、 中国共产党有效处理危机事件的基本经验及现实启示 | 第30-37页 |
(一) 中国共产党有效处理危机事件的基本经验 | 第30-32页 |
1. 坚持科学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,充分把握危机事件的本质,这是中国共产党有效应对历次危机事件的根本前提 | 第30-31页 |
2. 坚持群众路线,广泛动员,是中国共产党化解危机的根本方法 | 第31页 |
3. 坚持党在处理危机事件中的领导地位,这是党有效应对历次危机事件的根本保障 | 第31-32页 |
4. 坚持大局为重,以人民利益、民族利益、国家利益为出发点,这是中国共产党应对历次危机事件的基本立场 | 第32页 |
(二) 现实启示 | 第32-37页 |
1. 必须将党的危机事件应对能力作为执政力建设的重要方面加强建设 | 第33-34页 |
2. 必须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,提高执行力,尽力避免人为危机事件的发生 | 第34-35页 |
3. 必须加强制度建设,进一步完善危机事件应对处理机制 | 第35-36页 |
4.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,妥善处理危机事件中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 | 第36-37页 |
结语 | 第37-3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8-41页 |
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41-42页 |
致谢 | 第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