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矿床学论文--矿床分类论文--燃料矿床论文--石油、天然气论文

塔河油田9区—西达里亚奥陶系岩溶储层特征及油气富集区带分析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1页
第1章 引言第11-18页
   ·课题来源第11-12页
   ·研究现状与面临的问题第12-13页
     ·国外研究现状第12页
     ·国内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 ·研究区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第13页
   ·主要研究内容第13-15页
     ·井剖面储层类型划分、解剖以及储层发育分布特征分析第14页
     ·岩溶作用机制研究第14页
     ·储层发育展布规律及评价第14页
     ·油气富集区带研究第14-15页
   ·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5-16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15页
     ·技术路线第15-16页
   ·论文工作量第16页
   ·论文主要成果与认识第16-18页
第2章 区域地质背景第18-26页
   ·区内地层发育概况第18-22页
   ·区域构造背景第22页
   ·区内构造演化第22-23页
     ·加里东期构造运动第22-23页
     ·海西期构造运动第23页
     ·印支-燕山期构造运动第23页
     ·喜山期构造运动第23页
   ·区内T74 断裂界面断裂发育分布特征第23-25页
   ·研究区海西早期古地貌特征第25-26页
第3章 奥陶系储层解剖与储层类型认识第26-41页
   ·奥陶系储渗空间和储层类型第26-32页
     ·奥陶系储渗空间第26-31页
     ·奥陶系储层类型第31-32页
   ·井剖面上奥陶系储层解剖与储层发育特征认识第32-41页
     ·奥陶系储层的测井曲线响应特征第32-37页
     ·奥陶系储层综合解剖和储层发育分布特征第37-41页
第4章 奥陶系岩溶作用机制研究第41-73页
   ·同生期大气水溶蚀作用第41-44页
     ·同生期大气水溶蚀现象的识别第41-42页
     ·同生期大气水溶蚀现象的发育分布特征第42-44页
     ·同生期大气水溶蚀作用的机制与模式第44页
   ·加里东中期大气水岩溶作用第44-48页
     ·加里东中期第Ⅱ幕岩溶作用的识别第45-47页
     ·加里东中期第Ⅱ幕岩溶现象的发育分布特征第47-48页
     ·加里东中期第Ⅱ幕岩溶作用机制分析第48页
   ·加里东晚期-海西早期大气水岩溶作用第48-66页
     ·加里东晚期-海西早期岩溶现象的识别第48-50页
     ·加里东晚期-海西早期岩溶现象的发育分布特征第50-53页
     ·岩溶洞穴层分布特征第53-56页
     ·岩溶缝孔洞储层发育状况及发育分布特征第56-57页
     ·加里东晚期-海西早期岩溶旋回与岩溶剖面结构分析第57-58页
     ·加里东晚期-海西早期岩溶作用的控制因素第58-65页
     ·加里东晚期-海西早期岩溶作用模式第65-66页
   ·海西晚期热液作用及热液溶蚀作用第66-73页
     ·海西晚期热液作用的岩石学标志第66-67页
     ·海西晚期热液作用的地球化学特征第67-68页
     ·海西晚期热液作用现象的发育分布特征第68-72页
     ·海西晚期热液作用模式第72-73页
第5章 奥陶系岩溶储层发育展布规律研究第73-84页
   ·岩溶储层发育展布规律第73-80页
     ·滩相溶蚀孔隙储层发育分布规律第73页
     ·良里塔格组顶部缝孔洞型储层发育分布规律第73页
     ·岩溶缝孔洞型储层的发育展布规律第73-78页
     ·岩溶洞穴型储层的发育展布规律第78-80页
   ·岩溶储层评价第80-84页
     ·岩溶洞穴型储层评价第80-81页
     ·岩溶缝孔洞型储层评价第81-83页
     ·岩溶储层总体评价第83-84页
第6章 奥陶系油气富集区带分析第84-99页
   ·奥陶系流体综合识别和油气水分布第84-90页
     ·奥陶系油气水层的综合识别第84-85页
     ·奥陶系油气水分布第85-90页
   ·奥陶系储层流体分布主控因素研究第90-96页
     ·上奥陶统的封盖作用与纵向流体分布第90-92页
     ·油气充注、成藏与油气分布规律第92-93页
     ·断裂暨油气运移主通道与油水分布第93-96页
   ·奥陶系储层油气富集区带第96-99页
结论第99-100页
致谢第100-101页
参考文献第101-106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106页

论文共10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巴麦地区巴楚组生屑灰岩段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
下一篇:辽中凹陷优质烃源岩分布及油气资源量潜力评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