缩略语表 | 第1-5页 |
中文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前言 | 第7-8页 |
文献综述 | 第8-14页 |
1. PAI-1与2型糖尿病的临床相关性研究进展 | 第8-14页 |
·PAI-1与2型糖尿病、肥胖 | 第8-9页 |
·PAI-1与2型糖尿病并发症 | 第9-11页 |
·PAI-1与糖尿病相关指标 | 第11-12页 |
·PAI-1与其它疾病 | 第12页 |
·改善PAI-1水平的药物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13-14页 |
临床研究 | 第14-22页 |
1. 研究目的 | 第14页 |
2. 研究方法 | 第14页 |
·设计方法 | 第14页 |
·病例数量及来源 | 第14页 |
3. 诊断标准 | 第14-17页 |
·西医诊断标准 | 第14-15页 |
·中医诊断标准 | 第15-16页 |
·病例纳入标准 | 第16页 |
·排除标准 | 第16页 |
·剔除及脱落病例标准 | 第16-17页 |
4. 试验方法 | 第17页 |
·治疗方法 | 第17页 |
·药品来源 | 第17页 |
5.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| 第17-18页 |
·主要检测指标 | 第17页 |
·次要检测指标 | 第17-18页 |
·安全性指标 | 第18页 |
·观测时间及方法 | 第18页 |
6. 疗效判定标准 | 第18-19页 |
·中医主候症状积分分级标准 | 第18-19页 |
·疾病疗效评定标准 | 第19页 |
7. 统计方法 | 第19页 |
8. 病例纳入情况 | 第19-22页 |
结果 | 第22-26页 |
1.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(x±s) | 第22页 |
2. 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| 第22页 |
3. 两组治疗前后PA-1比较 | 第22页 |
4. 两组治疗前后FPG、PPG、HbAlc比较 | 第22-23页 |
5. 两组治疗前后TC、T 、HDL-C、LDL-C比较 | 第23页 |
6.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各项指标比较 | 第23-24页 |
7.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比较 | 第24-25页 |
8. 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功能比较 | 第25页 |
9. 不良反应 | 第25-26页 |
讨论 | 第26-35页 |
1. 现代医学对2型糖尿病高凝状态的认识 | 第26-27页 |
2. 祖国医学对2型糖尿病的认识 | 第27-29页 |
3. 血瘀痰滞证与高凝状态的关系 | 第29-30页 |
4. 祛胰抵方立法依据及组方原则 | 第30-33页 |
5. 疗效分析 | 第33-35页 |
结论 | 第35-36页 |
致谢 | 第36-3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7-43页 |
附表 | 第43-47页 |
个人简历 | 第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