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摘要 | 第1-4页 |
Summary | 第4-8页 |
一、 绪论 | 第8-11页 |
(一) 研究对象 | 第8页 |
(二) 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(三)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二、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11-13页 |
(一) 社会保障的概念 | 第11页 |
(二) 养老保险的概念 | 第11页 |
(三)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| 第11-13页 |
三、 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| 第13-18页 |
(一) 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现状 | 第13-16页 |
1. 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的历程 | 第13页 |
2. 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的现状 | 第13-15页 |
3. 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的作用 | 第15-16页 |
(二) 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的问题 | 第16-18页 |
1. 贯彻执行过程中政策偏离,人员管理存在问题 | 第16页 |
2. 宣传力度不够,群众的保险意识弱 | 第16-17页 |
3. 保障水平低,老年受益保障不能兑现 | 第17页 |
4. 老农保与新农保档次没有衔接好 | 第17页 |
5. 养老保险档次越高,地方财政补贴跟不上 | 第17-18页 |
四、 西方国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 | 第18-23页 |
(一) 西方国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的内容 | 第18-21页 |
1. 法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的内容 | 第18-19页 |
2. 德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的内容 | 第19-20页 |
3. 日本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的内容 | 第20-21页 |
(二) 西方国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的比较 | 第21页 |
(三) 西方国家农村养老保险的启示 | 第21-23页 |
五、 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对策研究 | 第23-28页 |
(一)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建设 | 第23-25页 |
1.做好新、旧农村养老保险模式的对接 | 第23页 |
2.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长效机制 | 第23-25页 |
3.加大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金的监管 | 第25页 |
(二)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角色再定位 | 第25-27页 |
1.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中政府角色的再思考 | 第25-26页 |
2.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中政府角色的重新定位 | 第26-27页 |
(三)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的来源与渠道研究 | 第27-28页 |
1. 对保险基金给予补贴,提高农民参保积极性 | 第27页 |
2. 对经办机构经费实行财政拨款 | 第27页 |
3. 提高养老保险资金的运营收益,可以适当放宽资金投放领域 | 第27-28页 |
结论 | 第28-2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9-32页 |
后记 | 第3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