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8-32页 |
·荧光概述 | 第8-10页 |
·荧光的发现 | 第8页 |
·分子荧光的发光原理 | 第8-9页 |
·荧光光谱的特点 | 第9-10页 |
·发光有机物的结构特征 | 第10页 |
·荧光分子探针 | 第10-22页 |
·荧光分子探针的结构 | 第11页 |
·荧光分子探针的一般设计原理 | 第11-14页 |
·荧光分子探针的响应机理 | 第14-20页 |
·荧光分子探针的分类 | 第20-22页 |
·罗丹明类荧光染料的合成及研究进展 | 第22-24页 |
·罗丹明的结构 | 第22-23页 |
·罗丹明类荧光染料的分类 | 第23页 |
·罗丹明类荧光染料的合成进展 | 第23-24页 |
·罗丹明类荧光探针用于金属离子的检测 | 第24-30页 |
·检测Cu~(2+) | 第24-26页 |
·检测Hg~(2+) | 第26-28页 |
·检测Fe~(3+) | 第28-29页 |
·检测其它离子 | 第29-30页 |
·论文选题及主要研究内容 | 第30-32页 |
第二章 基于罗丹明B的酰氯衍生物测定CU~(2+)的研究 | 第32-41页 |
·引言 | 第32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32-34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32-33页 |
·实验所用试剂 | 第33页 |
·罗丹明酰肼(RBH)的制备 | 第33页 |
·化合物RAC的制备 | 第33-34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34-40页 |
·吸收光谱 | 第34-36页 |
·红外光谱 | 第36页 |
·荧光光谱 | 第36-38页 |
·溶剂体系对RAC和Cu~(2+)反应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·pH对RAC荧光光谱的影响 | 第39页 |
·共存离子影响 | 第39-40页 |
·结论 | 第40-41页 |
第三章 基于罗丹明B的席夫碱衍生物测定Cu~(2+)的研究 | 第41-52页 |
·引言 | 第41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41-43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41页 |
·实验所用试剂 | 第41-42页 |
·化合物1罗丹明B-席夫碱衍生物的制备 | 第42-43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43-51页 |
·化合物1的结构表征 | 第43-45页 |
·化合物1的吸收光谱 | 第45-46页 |
·化合物1的荧光光谱 | 第46页 |
·化合物1的荧光滴定实验 | 第46-47页 |
·化合物1-Cu~(2+)的检出限 | 第47-48页 |
·pH对化合物1荧光光谱的影响 | 第48-49页 |
·溶剂体系对化合物1荧光光谱的影响 | 第49页 |
·化合物1的离子竞争性 | 第49-50页 |
·化合物1的可逆性测定 | 第50-51页 |
·结论 | 第51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9页 |
论文发表情况 | 第59-60页 |
致谢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