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0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0-15页 |
| ·脂质体结构和性质 | 第10-11页 |
| ·脂质体的制备技术 | 第11页 |
| ·抗生素脂质体的优势 | 第11-13页 |
| ·改善药代动力学和体内分布,降低毒性 | 第12页 |
| ·提高对细胞内病原体的抑制活性 | 第12-13页 |
| ·靶向性 | 第13页 |
| ·提高对细胞外病原体的抑制活性 | 第13页 |
| ·盐酸左氧氟沙星概述 | 第13-15页 |
| 第2章 盐酸左氧氟沙星处方前研究 | 第15-20页 |
| ·引言 | 第15页 |
| ·材料与仪器 | 第15页 |
| ·仪器 | 第15页 |
| ·材料与试剂 | 第15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15-17页 |
| ·左氧氟沙星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| 第15-16页 |
| ·脂质体包封率测定方法的建立 | 第16-17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17-19页 |
| ·方法学考察 | 第17-18页 |
| ·脂质体包封率测定方法的建立 | 第18-1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9-20页 |
| 第3章 盐酸左氧氟沙星脂质体的制备及稳定性的初步研究 | 第20-32页 |
| ·引言 | 第20页 |
| ·材料与仪器 | 第20-21页 |
| ·仪器 | 第20页 |
| ·材料与试剂 | 第20-21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21-23页 |
| ·盐酸左氧氟沙星脂质体制备方法的考察 | 第21-22页 |
| ·单因素法优化盐酸左氧氟沙星脂质体的制备工艺 | 第22页 |
| ·响应面法优化盐酸左氧氟沙星脂质体的制备工艺 | 第22-23页 |
| ·验证实验 | 第23页 |
| ·盐酸左氧氟沙星脂质体稳定性的考察 | 第23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23-30页 |
| ·盐酸左氧氟沙星脂质体制备方法的考察 | 第23-24页 |
| ·单因素法优化盐酸左氧氟沙星脂质体的制备工艺 | 第24-25页 |
| ·响应面法优化盐酸左氧氟沙星脂质体的制备工艺 | 第25-29页 |
| ·盐酸左氧氟沙星脂质体制备的验证实验 | 第29页 |
| ·盐酸左氧氟沙星脂质体稳定性的考察 | 第29-3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0-32页 |
| 第4章 盐酸左氧氟沙星脂质体抑菌活性的研究 | 第32-38页 |
| ·引言 | 第32页 |
| ·材料和仪器 | 第32-33页 |
| ·仪器 | 第32页 |
| ·材料与试剂 | 第32-33页 |
| ·菌株 | 第33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33-35页 |
| ·培养基的配制 | 第33页 |
| ·菌种的活化 | 第33页 |
| ·供试菌液的制备 | 第33-34页 |
| ·抑菌活性的测定 | 第34页 |
| ·菌株 MIC 测定 | 第34-35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35-36页 |
| ·抑菌结果测定 | 第35页 |
| ·MIC 值测定 | 第35-3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6-38页 |
| 第5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| 第38-40页 |
| ·研究结论 | 第38-39页 |
| ·研究展望 | 第39-4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0-43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43-44页 |
| 致谢 | 第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