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1. 绪论 | 第9-15页 |
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3-15页 |
2. 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论 | 第15-24页 |
·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15-17页 |
·生态文明 | 第15页 |
·生态文明建设 | 第15-16页 |
·公众参与 | 第16-17页 |
·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 | 第17-18页 |
·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模式 | 第18-19页 |
·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 | 第19-20页 |
·公众参与生态文明是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 | 第19页 |
·公众参与有利于生态文明民主和科学的决策 | 第19-20页 |
·公众参与对生态文明有重要的辅助功能 | 第20页 |
·公众参与有利于生态文明的有效监督 | 第20页 |
·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法律制度 | 第20-24页 |
·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| 第21页 |
·环境立法参与制度 | 第21-22页 |
·环境行政参与制度 | 第22-23页 |
·环境权利救济制度 | 第23-24页 |
3. 我国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| 第24-30页 |
·我国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立法现状 | 第24-25页 |
·我国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实践 | 第25-26页 |
·我国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| 第26-30页 |
·公众参与的立法规定分散 | 第26-27页 |
·公众参与的激励条款不足 | 第27-28页 |
·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不完善 | 第28页 |
·公众参与的范围太狭窄 | 第28-29页 |
·保障环保NGO的法制有缺陷 | 第29-30页 |
4. 国外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制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| 第30-37页 |
·国外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制度发展状况 | 第30-31页 |
·美国的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法律制度 | 第31-32页 |
·日本的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法律制度 | 第32页 |
·其他国家的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法律制度 | 第32-33页 |
·国外的制度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| 第33-37页 |
·对环境教育立法的重视 | 第33-34页 |
·对公众环境权的明确立法 | 第34页 |
·对公众环境信息权的重视 | 第34-35页 |
·对公众参与方式的重视 | 第35页 |
·对环保NGO作用的重视 | 第35-36页 |
·对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重视 | 第36-37页 |
5. 我国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法律制度的完善 | 第37-45页 |
·制定环境教育法 | 第37-38页 |
·明确规定公民环境权 | 第38页 |
·拓展公众参与的范围 | 第38-40页 |
·加大环境信息公开的力度 | 第40-41页 |
·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| 第41-42页 |
·保障环保NGO的制度 | 第42-45页 |
结论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5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