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2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2-19页 |
| ·引言 | 第12-13页 |
| ·天然水体中的污染物 | 第13页 |
| ·污染物分类 | 第13页 |
| ·混合设备 | 第13-16页 |
| ·混合设备的作用 | 第13-14页 |
| ·混合设备的种类 | 第14页 |
| ·静态混合器发展现状 | 第14-15页 |
| ·可调式静态混合器发展现状 | 第15-16页 |
| ·本文任务 | 第16-19页 |
| 第2章 混凝试验先期准备 | 第19-33页 |
| ·絮凝剂作用机理概述 | 第19-21页 |
| ·胶体的性质 | 第19页 |
| ·胶体的稳定性以及脱稳 | 第19-20页 |
| ·絮凝剂作用机理 | 第20-21页 |
| ·混凝动力学概述 | 第21-23页 |
| ·混凝动力学 | 第21-22页 |
| ·涡旋混凝动力学 | 第22-23页 |
| ·絮凝剂的选取 | 第23-26页 |
| ·絮凝剂的性质 | 第23页 |
| ·聚合氯化铝的特性 | 第23-24页 |
| ·聚合氯化铝的水解特性 | 第24-25页 |
| ·高岭土 | 第25-26页 |
| ·实验材料性能测定 | 第26-32页 |
| ·实验目的 | 第26页 |
| ·实验原理 | 第26-27页 |
| ·实验仪器 | 第27-28页 |
| ·聚合氯化铝对浊度的影响 | 第28页 |
| ·高岭土的浊度特性 | 第28-29页 |
| ·高岭土溶液的粒径分布和电位特性 | 第29-30页 |
| ·最佳加药量的选取 | 第30-3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| 第3章 可调式静态混合器的试验研究 | 第33-49页 |
| ·引言 | 第33页 |
| ·可调式静态混合器 | 第33-37页 |
| ·旋流发生器叶片几何形状 | 第34-35页 |
| ·旋流发生器角度调节机构 | 第35-36页 |
| ·旋流发生器其他机构 | 第36-37页 |
| ·实验设备 | 第37-39页 |
| ·综合水利台架 | 第37-38页 |
| ·加药装置 | 第38-39页 |
| ·测量设备 | 第39页 |
| ·取样装置 | 第39页 |
| ·实验设计 | 第39-41页 |
| ·实验方案设计 | 第39-40页 |
| ·实验步骤 | 第40-41页 |
| ·可调式混合器的混凝性能试验 | 第41-48页 |
| ·试验过程 | 第41-42页 |
| ·压力损失 | 第42页 |
| ·温度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| 第42-44页 |
| ·流速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| ·加药量变化对混凝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| ·叶片角度变化对混凝的影响 | 第46-4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| 第4章 混合器的性能对比 | 第49-60页 |
| ·SK 型静态混合器 | 第49页 |
| ·SK 型静态混合器性能研究 | 第49-51页 |
| ·SK 型静态混合器流速特性 | 第49-50页 |
| ·SK 型静态混合器加药特性 | 第50-51页 |
| ·传统静态混合器与可调式混合器性能对比 | 第51-57页 |
| ·实验背景 | 第51-52页 |
| ·实验检测项目及方法 | 第52页 |
| ·压力损失 | 第52-53页 |
| ·粒径分布 | 第53-55页 |
| ·Zeta 电位 | 第55-57页 |
| ·工业应用实验模拟 | 第57-58页 |
| ·混合性能对比 | 第57页 |
| ·絮凝效果对比 | 第57-5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8-60页 |
| 第5章 可调式静态混合器数值模拟 | 第60-75页 |
| ·CFD 简介 | 第60页 |
| ·CFD 在混合器研究领域的应用 | 第60页 |
| ·湍流数值模拟 | 第60-62页 |
| ·雷诺时均方法(RANS) | 第61页 |
| ·直接数值模拟(DNS) | 第61页 |
| ·大涡模拟(LES) | 第61-62页 |
| ·流体的基本控制方程 | 第62-63页 |
| ·连续性方程(质量守恒方程) | 第62页 |
| ·Navier-Stokes 方程(动量守恒方程) | 第62-63页 |
| ·不可压缩流体的大涡模拟 | 第63-65页 |
| ·大涡模拟过滤方程 | 第63-64页 |
| ·大涡模拟控制方程及亚格子尺度模型 | 第64-65页 |
| ·网格模型及边界条件设定 | 第65-67页 |
| ·几何模型与网格 | 第65-66页 |
| ·数值方法及边界条件 | 第66-67页 |
| ·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| 第67-74页 |
| ·压力损失比较 | 第67-68页 |
| ·速度场分析 | 第68-71页 |
| ·涡旋强度分析 | 第71-7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4-75页 |
|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5-77页 |
| ·工作总结 | 第75-76页 |
| ·工作创新点 | 第76页 |
| ·工作的不足之处和展望 | 第76-77页 |
| 致谢 | 第77-7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8-80页 |
| 附录 | 第80页 |
|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80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项目 | 第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