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无机化学论文--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论文--第Ⅷ族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论文

三氧化二铁及其复合物的合成与应用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9页
第一章 绪论第9-27页
   ·纳米材料概述第9-11页
     ·纳米材料的定义第9页
     ·纳米材料的基本特性第9-11页
   ·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第11页
   ·铁氧化物纳米材料第11页
   ·三氧化二铁(α-Fe_2O_3)第11-23页
     ·不同形貌α-Fe_2O_3纳米材料的制备第12-20页
       ·水热法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·模板法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·直接氧化法第16页
       ·两步法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·热分解法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·电沉积法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·微波辅助法第19-20页
     ·α-Fe_2O_3纳米材料的应用研究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·传感特性第20页
       ·催化特性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·电化学特性第21页
       ·吸附特性第21-22页
     ·三氧化二铁纳米材料的功能化——表面包裹第22-23页
   ·本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特色第23-24页
 参考文献第24-27页
第二章 三氧化二铁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催化应用第27-49页
   ·前言第27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27-29页
     ·试剂及仪器第27-28页
     ·α-Fe_2O_3的制备第28-29页
     ·产品的表征第29页
     ·催化实验第29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29-43页
     ·材料的形貌、结构和性质表征第29-34页
     ·形成机理第34-43页
       ·前驱体浓度的影响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·沉淀剂浓度的影响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·保护剂浓度的影响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·反应温度的影响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·反应时间的影响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·α-Fe_2O_3形成机理第42-43页
   ·α-Fe_20_3纳米材料催化性能研究第43-47页
     ·环已烯的催化氧化第43-45页
     ·苯乙烯的催化氧化第45-47页
   ·结论第47页
 参考文献第47-49页
第三章 Fe_2O_3@C核壳纳米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特性第49-66页
   ·前言第49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49-52页
     ·主要试剂及仪器第49-50页
     ·α-Fe_2O_3与FeOOH的合成第50-51页
     ·Fe_2O_3@C核壳纳米材料的制备第51页
     ·电极的制备第51页
     ·电极材料的表征第51页
     ·电极循环伏安(CV)测试第51页
     ·电极充放电(Charge-Discharge)测试第51-52页
     ·交流阻抗的测试第52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52-63页
     ·核壳纳米材料的表征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·Fe_2O-3@C核壳纳米材料的TEM表征第52页
       ·Fe_2O_3@C核壳纳米材料的XRD分析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·Fe_2O_3@C复合材料的红外光谱分析第53-54页
     ·α-Fe_2O_3及其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测试第54-63页
       ·α-Fe_2O_3的电化学测试第54-58页
         ·α-Fe_2O_3的循环伏安测试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 ·α-Fe_2O_3的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 ·α-Fe_2O_3的循环寿命测试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 ·α-Fe_2O_3的交流阻抗测试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·FeOOH的电化学测试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·Fe_2O_3@C的电化学测试第60-63页
   ·结论第63页
 参考文献第63-66页
第四章 以Fe_2O_3为模板制备HC/Pd催化剂及催化偶联反应性能研究第66-84页
   ·前言第66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66-69页
     ·试剂及仪器第66-68页
     ·Fe_2O_3@C复合材料的制备第68页
     ·空心碳球的制备第68页
     ·空心碳球/钯纳米催化剂的制备第68页
     ·空心碳球/钯纳米材料催化偶联反应第68页
     ·材料的表征第68-69页
     ·气相色谱仪定量分析的实验条件第69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69-82页
     ·HC/Pd纳米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第69-74页
       ·空心碳的N_2吸脱附(BET)测试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·HC/Pd纳米催化剂的TEM表征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·HC/Pd催化剂的热重分析第71页
       ·HC/Pd纳米材料的红外光谱(FT-IR)表征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·HC/Pd纳米材料的X射线粉末衍射表征(XRD)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·X-射线光电子能谱测定(XPS)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·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(ICP-MS)第74页
     ·HC/Pd纳米催化剂对Suzuki和Heck反应的催化性能第74-82页
       ·溶剂对Suzuki反应的影响第76-78页
       ·碱试剂对Suzuki反应的影响第78页
       ·催化剂的循环使用性第78-82页
   ·结论第82页
 参考文献第82-84页
结论第84-85页
硕士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第85-86页
致谢第86-87页

论文共8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巯基杯芳烃的合成与表征及其修饰电极对多巴胺的检测
下一篇:氮杂芳烃季铵盐参与的多组分反应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