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1 文献综述 | 第8-21页 |
·丛枝菌根真菌(AMF )概述 | 第8页 |
·AMF 最新分类系统 | 第8-9页 |
·AMF 的形态结构 | 第9-12页 |
·丛枝菌根表面结构 | 第10-11页 |
·丛枝菌根内部结构 | 第11-12页 |
·AMF 的生理生态功能 | 第12-15页 |
·促进植物对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 | 第12-13页 |
·提高植物的抗逆性 | 第13-14页 |
·与植物根际其他微生物的协调作用 | 第14页 |
·生态修复 | 第14-15页 |
·AMF 的离体培养 | 第15-17页 |
·AMF 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 | 第15页 |
·影响 AMF 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因素 | 第15-17页 |
·环境污染物对 AMF 生长的影响极其机理 | 第17-21页 |
·有机污染物对 AMF 的影响 | 第17-19页 |
·无机污染物(重金属)对 A MF 的影响 | 第19-21页 |
2 引言 | 第21-23页 |
3 材料和方法 | 第23-28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3-24页 |
·植物材料和菌株 | 第23页 |
·试剂与培养基 | 第23-24页 |
·仪器设备 | 第24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24-28页 |
·不同因子对 G.e 孢子萌发率的影响 | 第24-25页 |
·G.e 与胡萝卜毛状根双重培养体系的建立 | 第25-26页 |
·除草剂对 G.e 及其与 RiT- DNA 胡萝卜毛状根共生体系的影响 | 第26-27页 |
·杀菌剂对 G.e 及其与 RiT- DNA 胡萝卜毛状根共生体系的影响 | 第27页 |
·数据处理 | 第27-28页 |
4 结果和分析 | 第28-41页 |
·不同因子对 G.e 孢子萌发率的影响 | 第28-31页 |
·不同培养基对 G.e 孢子萌发率的影响 | 第28页 |
·培养基的不同 pH 对 G.e 孢子萌发率的影响 | 第28-29页 |
·宿主植物根的分泌物对 G.e 孢子萌发率的影响 | 第29-30页 |
·低温处理对 G.e 孢子萌发率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·G.e 与胡萝卜毛状根双重培养系统的建立 | 第31-32页 |
·除草剂对 G.e 及其与 RiT- DNA 胡萝卜毛状根共生体系的影响 | 第32-37页 |
·除草剂对 G.e 孢子萌发率和菌丝长度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·除草剂对胡萝卜毛状根生物量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·除草剂对胡萝卜毛状根 MDA 含量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·除草剂对 AMF 菌根侵染率和后代孢子产量的影响 | 第35页 |
·除草剂对 AMF 菌丝 SDH 和 ALP 活性的影响 | 第35-37页 |
·杀菌剂对 G.e 及其与 RiT- DNA 胡萝卜毛状根共生体系的影响 | 第37-41页 |
·杀菌剂对 G.e 孢子萌发率和菌丝长度的影响 | 第37页 |
·杀菌剂对胡萝卜毛状根生物量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·杀菌剂对胡萝卜毛状根 MDA 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·杀菌剂对 AMF 菌根侵染率和后代孢子产量的影响 | 第39页 |
·杀菌剂对 AMF 菌丝 SDH 和 ALP 活性的影响 | 第39-41页 |
5 讨论 | 第41-46页 |
·不同因子对 G.e 孢子萌发率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·AMF 与胡萝卜毛状根双重培养系统的建立 | 第42页 |
·除草剂和杀菌剂对 AMF 及其与 RiT-DNA 胡萝卜毛状根共生体系的影响 | 第42-46页 |
6 结论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58页 |
致谢 | 第58-59页 |
附录 | 第59-61页 |
作者简介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