油页岩半焦改性吸附H2S气体的研究
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2页 |
主要符号表 | 第12-13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3-21页 |
·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| 第13-17页 |
·能源现状 | 第13-14页 |
·油页岩资源 | 第14-15页 |
·国内外油页岩的开发利用现状 | 第15-16页 |
·课题提出及意义 | 第16-17页 |
·本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| 第17-20页 |
·H_2S脱除方法 | 第17页 |
·脱硫研究现状 | 第17-19页 |
·吸附剂的再生 | 第19-20页 |
·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20-21页 |
第2章 油页岩半焦脱硫剂的制备及物化特性分析 | 第21-31页 |
·原料及所用器材试剂 | 第21-22页 |
·实验原料 | 第21页 |
·实验器材 | 第21-22页 |
·实验药品 | 第22页 |
·脱硫剂的制备 | 第22-23页 |
·油页岩及半焦的物化特性表征 | 第23-30页 |
·油页岩及半焦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 | 第23-24页 |
·XRD实验 | 第24-25页 |
·SEM电镜扫描 | 第25-26页 |
·氮吸附比表面积实验 | 第26-28页 |
·吸附剂表面酸碱性总量测定 | 第28-3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3章 活性半焦对模拟气中H2S吸附的研究 | 第31-50页 |
·实验装置和方法 | 第31-35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31-35页 |
·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35-42页 |
·相同气氛下油页岩和油页岩半焦吸附特性 | 第35-36页 |
·不同改性方法对改性半焦吸附的影响 | 第36-38页 |
·改性半焦表面物化性质对吸附的影响 | 第38-40页 |
·不同H_2S浓度对改性半焦吸附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·不同粒径对改性半焦吸附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·改性半焦表面SEM和氮吸附试验分析 | 第42-49页 |
·SEM电镜实验分析 | 第42-44页 |
·氮吸附实验分析 | 第44-4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4章 改性油页岩半焦再生特性分析 | 第50-56页 |
·引言 | 第50-51页 |
·改性半焦水再生特性分析 | 第51-54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51页 |
·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51-54页 |
·改性半焦水再生和热再生结合法 | 第54-55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54页 |
·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54-5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结论 | 第56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2-63页 |
致谢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