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9页 |
| 第一章 导论 | 第9-17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| ·研究目的 | 第10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·理论意义 | 第10页 |
| ·现实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 | 第11-13页 |
| ·国外研究动态述评 | 第11-12页 |
| ·国内研究动态述评 | 第12-13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述评 | 第13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| ·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| 第14-15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| ·技术路线 | 第15页 |
| ·主要创新之处 | 第15-17页 |
| 第二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理论分析 | 第17-24页 |
| ·相关概念 | 第17-18页 |
| ·农民专业合作社 | 第17页 |
| ·绩效 | 第17-18页 |
| 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论基础 | 第18-24页 |
| ·合作制理论 | 第18页 |
| ·委托——代理理论 | 第18-20页 |
| ·博弈论理论 | 第20-21页 |
| ·交易成本理论 | 第21-22页 |
| ·制度变迁理论 | 第22页 |
| ·公共物品理论 | 第22-24页 |
| 第三章 杨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分析 | 第24-27页 |
| ·杨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历程 | 第24-25页 |
| ·萌芽阶段 | 第24-25页 |
| ·起步阶段 | 第25页 |
| ·快速发展阶段 | 第25页 |
| ·杨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特点 | 第25-27页 |
| ·采用先组建合作社,后发展相关产业模式 | 第25-26页 |
| ·由政府农户共同出资购建设施 | 第26页 |
| ·有较为良好的外部环境 | 第26-27页 |
| 第四章 杨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| 第27-32页 |
| ·组建方面存在的问题 | 第27页 |
| ·组织规模偏小,竞争力薄弱 | 第27页 |
| ·合作社区域发展不均衡 | 第27页 |
| ·运营方面存在的问题 | 第27-31页 |
| ·对政府的依赖性较强 | 第27-28页 |
| ·产销脱节,市场信息没有得到有效沟通 | 第28-29页 |
| ·产业政策体系不能形成一体化服务 | 第29页 |
| ·缺乏保障资金 | 第29-30页 |
| ·社会支持有限且未形成合力 | 第30-31页 |
| ·成员方面存在的问题 | 第31-32页 |
| ·合作社农民的市场意识缺乏 | 第31页 |
| ·合作社负责人的带头作用不明显 | 第31-32页 |
| 第五章 杨凌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 | 第32-40页 |
| ·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测度的原则 | 第32页 |
| ·模型设计 | 第32-38页 |
| ·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32-34页 |
| ·绩效指标赋权 | 第34-37页 |
| ·评价方法 | 第37-38页 |
| ·实证分析 | 第38-40页 |
| ·数据来源与处理 | 第38页 |
| ·计算结果 | 第38-39页 |
| ·结果分析 | 第39-40页 |
| 第六章 杨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| 第40-44页 |
| ·进一步理顺土地流转体制机制 | 第40-41页 |
| ·减少政府干预并逐步培养合作社的自主发展能力 | 第41-42页 |
| ·健全完善合作社发展保障体系 | 第42-4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4-45页 |
| 致谢 | 第45-46页 |
| 个人简历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