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我国突发事件中公众知情权的法律保护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8页 |
·选题背景与意义 | 第9-12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9-11页 |
·选题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6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·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6-18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6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6-18页 |
第2章 突发事件中公众知情权保护的理论基础 | 第18-22页 |
·人民主权理论 | 第18-19页 |
·行政控权理论 | 第19-20页 |
·危机沟通理论 | 第20-21页 |
·权利救济理论 | 第21-22页 |
第3章 突发事件中公众知情权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 | 第22-31页 |
·突发事件中公众知情权保护的立法不完善 | 第22-25页 |
·宪法未明确规定知情权 | 第22页 |
·信息公开法律体系不完善 | 第22-23页 |
·已有规定存在缺陷 | 第23-25页 |
·信息公开程序制度缺位 | 第25页 |
·突发事件中公众知情权保护的实施力度弱 | 第25-29页 |
·应急信息管理机构设置欠缺 | 第25-26页 |
·预警和应急机制不完善 | 第26-27页 |
·应急信息公开渠道不畅 | 第27-28页 |
·应急信息公开监督机制不健全 | 第28页 |
·应急信息公开执行人员素质不高 | 第28-29页 |
·突发事件中公众知情权的救济制度不健全 | 第29-31页 |
·缺乏有效的行政问责机制 | 第29-30页 |
·司法救济制度不完善 | 第30页 |
·行政赔偿责任缺失 | 第30-31页 |
第4章 影响突发事件中公众知情权实现的因素 | 第31-36页 |
·思想观念因素 | 第31-32页 |
·政府官本位思想严重 | 第31页 |
·公民知情权意识淡薄 | 第31-32页 |
·政治因素 | 第32-34页 |
·政府绩效考核制度不科学 | 第32-33页 |
·传统机关工作模式的羁绊 | 第33页 |
·执行人员录用制度不成熟 | 第33-34页 |
·经济因素 | 第34-36页 |
·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 | 第34页 |
·应急信息公开成本高 | 第34-36页 |
第5章 突发事件中公众知情权法律保护的完善 | 第36-49页 |
·提高全社会的权利意识 | 第36-37页 |
·转变政府管理理念 | 第36页 |
·增强公众知情权意识 | 第36-37页 |
·完善突发事件中公众知情权的立法保护 | 第37-40页 |
·在宪法中明确规定知情权 | 第37页 |
·健全信息公开法律体系 | 第37-38页 |
·完善已有规定的实体内容 | 第38-39页 |
·加强程序立法 | 第39-40页 |
·加大突发事件中公众知情权保护的实施力度 | 第40-45页 |
·建立专门的应急信息管理机构 | 第40-41页 |
·加大预警和应急机制建设 | 第41页 |
·构建多层次的应急信息发布渠道 | 第41-43页 |
·健全应急信息公开监督机制 | 第43-44页 |
·提高执行人员素质 | 第44页 |
·改革政府绩效考核制度 | 第44-45页 |
·健全突发事件中公众知情权的救济制度 | 第45-49页 |
·健全行政问责机制 | 第45-46页 |
·完善司法救济制度 | 第46-47页 |
·明确规定行政赔偿责任 | 第47-49页 |
结论 | 第49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5页 |
致谢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