利益多元背景下核心价值观的建构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5页 |
·课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选题的背景 | 第10页 |
·选题的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4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第2章 利益多元的社会现实 | 第15-23页 |
·利益的概念 | 第15-16页 |
·利益主体的划分 | 第16-18页 |
·以经济指标作为划分利益主体主要标准的理由及内容 | 第16-17页 |
·划分后的利益主体 | 第17-18页 |
·利益多元的表现 | 第18-19页 |
·利益多元的原因 | 第19-21页 |
·多种所有制和分配形式并存的经济基础 | 第19页 |
·中央和地方的分权与群众自治的政治基础 | 第19-20页 |
·以城乡差别与就业限制的社会基础 | 第20页 |
·功能分化的文化基础 | 第20-21页 |
·利益多元带来的影响 | 第21-2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2-23页 |
第3章 利益与价值观的关系及价值观表现 | 第23-29页 |
·利益与价值观的关系 | 第23页 |
·利益决定价值观 | 第23页 |
·价值观影响利益 | 第23页 |
·不同利益主体的价值观 | 第23-27页 |
·价值观之间的相互关系 | 第27-28页 |
·多元价值观的共存 | 第27页 |
·多元价值观的冲突 | 第27-2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第4章 核心价值观的含义与价值 | 第29-35页 |
·核心价值观的概念 | 第29-30页 |
·核心价值观的特征 | 第30-31页 |
·核心性 | 第30页 |
·时间性 | 第30页 |
·地域性 | 第30-31页 |
·科学性 | 第31页 |
·实践性 | 第31页 |
·进步性 | 第31页 |
·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 | 第31-32页 |
·核心价值观的价值 | 第32-34页 |
·核心价值观对国内的价值 | 第32-33页 |
·核心价值观对国际的价值 | 第33-3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5章 核心价值观的建构维度与原则 | 第35-44页 |
·核心价值观的建构维度 | 第35-38页 |
·马克思主义理论之维 | 第35页 |
·中国传统价值观之维 | 第35-36页 |
·对国外积极的价值观的借鉴之维 | 第36-37页 |
·利益之维 | 第37-38页 |
·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原则 | 第38-39页 |
·优秀传统与社会主义本质并重 | 第38页 |
·具有有形的实践载体 | 第38页 |
·个体群体均可实践 | 第38页 |
·提炼而非创造 | 第38-39页 |
·用语简洁无歧义 | 第39页 |
·对若干观点的异议 | 第39-42页 |
·对缺乏实践性的观点的异议 | 第39-40页 |
·对缺乏群众基础的观点的异议 | 第40-41页 |
·对容易产生歧义的观点的异议 | 第41页 |
·对脱离现实的观点的异议 | 第41-4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2-44页 |
第6章 核心价值观的外延界定 | 第44-48页 |
·平等 | 第44-45页 |
·自由 | 第45-46页 |
·包容 | 第46-4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结论 | 第48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| 第54-55页 |
致谢 | 第55-56页 |
作者简介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