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锦涛经济和谐发展思想研究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9页 |
| 第一章 导论 | 第9-11页 |
| ·选题依据及意义 | 第9页 |
| ·研究现状分析 | 第9-10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0-11页 |
| 第二章 胡锦涛经济和谐发展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| 第11-25页 |
| ·国际背景 | 第11-18页 |
| ·经济全球化与地区发展不平衡 | 第11-15页 |
| ·经济全球化与世界政治多极化 | 第15-18页 |
| ·国内背景 | 第18-25页 |
| ·经济高速增长与经济结构性失衡 | 第18-22页 |
| ·国民收入分配失衡 | 第22-25页 |
| 第三章 胡锦涛经济和谐发展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| 第25-31页 |
| ·中国经济思想中的经济和谐发展思想 | 第25-27页 |
| ·西方传统文化中的经济和谐发展思想 | 第27-28页 |
| 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经典作家的相关思想 | 第28-31页 |
| 第四章 胡锦涛经济和谐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 | 第31-49页 |
| ·生产与消费和谐发展 | 第31-34页 |
| ·创新打造品牌,正确引导消费 | 第31-33页 |
| ·扩大内需,消化国内生产能力 | 第33-34页 |
| ·效率与公平的和谐发展 | 第34-36页 |
| ·坚持效率与公平有机结合 | 第34-35页 |
| ·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原则 | 第35-36页 |
| ·经济结构的和谐发展 | 第36-40页 |
| ·所有制结构和谐发展 | 第37-38页 |
| ·产业结构和谐发展 | 第38-39页 |
| ·城乡结构和谐发展 | 第39-40页 |
| ·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 | 第40-42页 |
| ·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和谐发展 | 第40-41页 |
| ·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和谐发展 | 第41页 |
| ·经济发展与物质资源和谐发展 | 第41-42页 |
| ·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和谐发展 | 第42-46页 |
| ·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| 第43-45页 |
| ·发展外向型经济 | 第43-44页 |
| ·引导企业境外投资 | 第44-45页 |
| ·继续培育国内市场 | 第45-46页 |
| ·建设新农村,提高农民消费能力 | 第45-46页 |
| ·健全市场机制,繁荣城乡结构 | 第46页 |
| ·经济和谐发展的外部环境 | 第46-49页 |
| ·政治体制改革 | 第47页 |
| ·国际国内和平稳定 | 第47-49页 |
| 第五章 胡锦涛经济和谐发展思想的特点 | 第49-53页 |
| ·胡锦涛经济和谐发展思想的科学性 | 第49-50页 |
| ·胡锦涛经济和谐发展思想的时代性 | 第50页 |
| ·胡锦涛经济和谐发展思想的继承性 | 第50-51页 |
| ·胡锦涛经济和谐发展思想的发展性 | 第51-53页 |
| 第六章 胡锦涛经济和谐发展思想的重大意义 | 第53-57页 |
| ·理论意义 | 第53-54页 |
| ·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思想 | 第53-54页 |
| ·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| 第54页 |
| ·现实意义 | 第54-57页 |
| ·有利于解决当前人民内部的基本矛盾 | 第54-55页 |
| ·有利于促进中国与其它国家共同发展 | 第55-57页 |
| 结语 | 第57-5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8-62页 |
| 致谢 | 第62-63页 |
| 附录 A(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)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