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地球物理学论文--大地(岩石界)物理学(固体地球物理学)论文--地震学论文

正断层发生地震的动力学过程数值模拟研究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5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5-23页
   ·正断层的广泛分布第15-17页
   ·张性构造环境的地震活动第17-18页
   ·强震复发间隔第18-20页
   ·计算地震复发周期的数值模拟方法第20-21页
   ·论文的主要内容第21-23页
第二章 有限元法概述及 ANSYS 中摩擦问题的实现第23-30页
   ·有限元方法概述第23-24页
     ·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第23-24页
     ·有限元法的分析步骤第24页
   ·ANSYS 软件简介第24-27页
     ·ANSYS 软件的主要模块第25-27页
     ·ANSYS 软件的求解步骤第27页
   ·摩擦问题在 ANSYS 软件中的实现第27-30页
     ·接触面间的协调性处理第27-29页
     ·ANSYS 中摩擦问题的实现第29-30页
第三章 粘弹性力学基本理论第30-40页
   ·蠕变和应力松弛第30-32页
     ·蠕变第31页
     ·应力松弛第31-32页
   ·粘弹性材料的模型表述第32-33页
   ·基本粘弹模型第33-37页
     ·Maxwell 模型第33-35页
     ·Kelvin 模型第35-37页
   ·标准线性固体第37-40页
第四章 拉伸作用下正断层粘滑运动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第40-75页
   ·模型的建立及边界条件第40-42页
   ·数值模拟研究第42-73页
     ·拉伸速率对正断层粘滑运动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第42-54页
     ·摩擦系数对正断层粘滑运动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第54-62页
     ·断层倾角对正断层粘滑运动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第62-73页
   ·小结第73-75页
     ·拉伸速率对正断层粘滑运动的影响第73页
     ·摩擦系数对正断层粘滑运动的影响第73-74页
     ·断层倾角对正断层粘滑运动的影响第74-75页
第五章 山西断陷带的地质和地球物理背景第75-94页
   ·区域地质构造格局及其演化第76-80页
     ·区域构造格局第76-79页
     ·区域构造演化第79-80页
   ·山西断陷带的动力学特征第80-87页
     ·结构特征第80-81页
     ·运动特征第81-84页
     ·构造应力场特征第84-87页
   ·山西断陷带的地震活动特征第87-89页
     ·历史地震第87-89页
     ·古地震第89页
   ·山西断陷带的深部构造第89-94页
     ·山西断陷带的热状态第90-91页
     ·山西断陷带的地壳-上地幔结构第91-92页
     ·山西断陷带的重力均衡第92-94页
第六章 山西临汾盆地地震活动的数值模拟研究第94-119页
   ·物理模型的建立第94-97页
   ·介质参数的选取及边界条件的施加第97-99页
   ·数值模拟结果分析第99-117页
     ·粘滑现象及地震复发间隔第99-102页
     ·典型事件(震例)分析第102-117页
   ·小结第117-119页
第七章 主要结论及展望第119-123页
   ·主要结论第119-122页
     ·正断层粘滑运动的主要影响因素第119-122页
     ·山西临汾盆地地震活动性数值模拟第122页
   ·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研究计划第122-123页
参考文献第123-128页
致谢第128-129页
作者简介第129页
BRIEF INTRODUCTION TO THE AUTHOR第129-130页
博士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第130页

论文共13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电子自旋共振(ESR)测年方法在我国早更新世考古遗址年代学研究中的应用探索
下一篇:俯冲带断层粘滑运动机制数值模拟研究--以日本俯冲带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