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扬子地区奥陶系生态地层格架及其初级生产力的初步探讨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1 引言 | 第9-20页 |
·论文选题背景与研究性质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目的和任务 | 第11页 |
·相关地层学的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·采用的研究方法 | 第13-18页 |
·生态地层学 | 第13-14页 |
·生境型的划分 | 第14-17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8页 |
·相关工作量 | 第18-20页 |
2 区域地质背景 | 第20-37页 |
·研究区奥陶系地层特征 | 第20-30页 |
·南津关组 | 第21-22页 |
·分乡组 | 第22页 |
·红花园组 | 第22-24页 |
·大湾组 | 第24页 |
·牯牛潭组 | 第24-25页 |
·庙坡组 | 第25页 |
·宝塔组 | 第25-26页 |
·临湘组 | 第26页 |
·五峰组 | 第26-27页 |
·赵家坝组 | 第27页 |
·西梁寺组 | 第27-28页 |
·谭家沟组 | 第28页 |
·盘家嘴组 | 第28页 |
·马刀堉组 | 第28页 |
·桃花石组 | 第28-30页 |
·九溪组 | 第30页 |
·舍人湾组 | 第30页 |
·奥陶纪地层划分和对比 | 第30-31页 |
·研究区奥陶纪大地构造背景 | 第31-37页 |
3 上扬子地区奥陶纪生态地层研究 | 第37-64页 |
·湖北宜昌黄花场奥陶系生态地层剖面描述 | 第37-49页 |
·湖南桃源九溪奥陶系生态地层剖面描述 | 第49-60页 |
·上扬子地区奥陶纪生态地层对比与古地理演化 | 第60-64页 |
·上扬子地区奥陶纪生态地层对比 | 第60-64页 |
4 黄花场奥陶纪地层序列的初级生产力探讨 | 第64-75页 |
·初级生产力的概念和研究方法 | 第64-65页 |
·通过Ba 计算生产力 | 第65-69页 |
·生物成因钡Ba 含量的计算 | 第65-67页 |
·利用生物成因 Ba 含量来推算初级生产力 | 第67-69页 |
·其它元素指标与生产力的相关性 | 第69-73页 |
·Al/Ti 比值与生产力 | 第69-70页 |
·Fe 与生产力的关系 | 第70-73页 |
·古生产力与现代海洋生产力的相关性 | 第73-75页 |
·现代海洋各生境型的生产力 | 第73-74页 |
·古生产力与现代海洋生产力的相关性 | 第74-75页 |
5 结论及存在问题 | 第75-78页 |
·结论 | 第75-77页 |
·存在的问题 | 第77-78页 |
致谢 | 第78-7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9-85页 |
附录 | 第8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