调补助孕汤治疗肾虚型不孕的临床研究
| 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| 英文摘要 | 第6-8页 |
| 前言 | 第8-9页 |
|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| 第9-22页 |
| 一、中医学对不孕症的研究概况 | 第9-18页 |
| (一) 中医对不孕症的认识 | 第9-10页 |
| (二) 病因病理 | 第10-12页 |
| (三) 治疗方法 | 第12-18页 |
| 二、现代医学对不孕症的研究 | 第18-22页 |
| (一) 病因病理 | 第18-20页 |
| (二) 治疗 | 第20-22页 |
|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| 第22-37页 |
| 一、一般资料 | 第22-23页 |
| 二、诊断标准 | 第23-25页 |
| (一) 西医诊断标准 | 第23页 |
| (二) 中医辨证标准 | 第23页 |
| (三) 中医证侯评分标准 | 第23-25页 |
| 三、病例选择标准 | 第25页 |
| (一) 纳入病例标准 | 第25页 |
| (二) 排除病例标准 | 第25页 |
| 四、治疗方法 | 第25-26页 |
| 五、观察指标 | 第26页 |
| 六、疗效判定标准 | 第26页 |
| 七、统计学处理 | 第26页 |
| 八、治疗结果 | 第26-30页 |
| 九、讨论 | 第30-37页 |
| (一) 立论依据 | 第30-31页 |
| (二) 组方分析 | 第31-34页 |
| (三) 现代中药药理研究 | 第34-35页 |
| (四) 作用机理探讨 | 第35-36页 |
| (五) 不足之处 | 第36页 |
| (六) 调补助孕汤的临床疗效评价 | 第36-3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7-41页 |
| 致谢词 | 第41-42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