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9页 |
| 第一章 3-(2’-吡咯烷基)联萘二酚的设计合成 | 第9-28页 |
| ·手性的重要性 | 第9页 |
| ·手性有机小分子催化 | 第9-12页 |
| ·手性仲胺催化 | 第10-11页 |
| ·烯胺与烯胺催化历程 | 第11-12页 |
| ·吡咯烷骨架和联萘骨架在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 | 第12-17页 |
| ·吡咯烷骨架在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 | 第12-14页 |
| ·联萘骨架在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 | 第14-17页 |
| ·手性 2-芳基吡咯烷骨架中在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 | 第17-18页 |
| ·课题提出 | 第18-19页 |
| ·催化剂的设计合成 | 第19-27页 |
| ·酯原料的合成 | 第22-23页 |
| ·亚胺中间体的合成与反应条件优化 | 第23-26页 |
| ·外消旋 Methyl-Py-Binol 的合成 | 第26页 |
| ·Py-Binol 的合成 | 第26-2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7-28页 |
| 第二章 催化剂的手性拆分研究 | 第28-36页 |
| ·获得单一手性化合物的方法 | 第28页 |
| ·化学拆分法的基本原理 | 第28-29页 |
| ·拆分剂的选择 | 第29页 |
| ·Methyl-Py-Binol 的手性拆分 | 第29-35页 |
| ·(R,R)-Methyl-Py-Binol 的手性拆分 | 第29-31页 |
| ·(R,R)-Py-Binol 的制备 | 第31-32页 |
| ·(R,S)-Methyl-Py-Binol 的拆分探索 | 第32-35页 |
| (1) 酒石酸与二苯甲酰酒石酸作拆分剂 | 第32-33页 |
| (2) D-双酮古龙酸作拆分剂 | 第33-34页 |
| (3) 扁桃酸和樟脑磺酸作拆分剂 | 第34-3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| 第三章 (R,R)-3-(2’-吡咯烷基)联萘二酚催化反应探究 | 第36-49页 |
| ·(R,R)-Py-Binol 催化不对称 Aldol 反应初探 | 第36-41页 |
| ·(R,R)-Py-Binol 催化不对称 Michael 反应初探 | 第41-45页 |
| ·(R,R)-Py-Binol 催化亚胺与苯乙酮反应初探 | 第45-46页 |
| ·(R)-Py-Binol 催化亚胺与二乙基锌反应初探 | 第46-4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| 第四章 (R,R)-Py-Binol 手性识别羧酸对映体探究 | 第49-58页 |
| ·NMR 手性识别 | 第49页 |
| ·手性识别基本条件 | 第49-50页 |
| ·仲胺化合物作为手性识别助剂 | 第50-52页 |
| ·(R,R)-Py-Binol 作为手性识别剂识别羧酸 | 第52-57页 |
| ·(R,R)-Py-Binol 识别羧酸条件探索 | 第52-54页 |
| ·(R,R)-Py-Binol 识别多种羧酸 | 第54-56页 |
| ·(R,R)-Py-Binol 识别扁桃酸对映体效果探索 | 第56-5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| 实验部分 | 第58-7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4-88页 |
| 致谢 | 第88-89页 |
|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