陕西省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效果监测与评价
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8页 |
| 第一章 导论 | 第8-16页 |
| ·问题与背景 | 第8页 |
| ·选题的意义 | 第8-9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综述及评价 | 第9-11页 |
| ·国外相关研究及评价 | 第9-10页 |
| ·国内相关研究及评价 | 第10-11页 |
| ·文献综述小结 | 第11页 |
| ·本文基本思路 | 第11-14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4页 |
| ·文献分析法 | 第14页 |
| ·调查分析法 | 第14页 |
| ·数据分析法 | 第14页 |
| ·理论分析法 | 第14页 |
| ·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| 第14页 |
| ·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| 第14-16页 |
| 第二章 医疗现状与基本药物制度 | 第16-28页 |
| ·医药卫生基本情况 | 第16-18页 |
| ·我国医药卫生基本情况 | 第16-18页 |
| ·我省医药卫生基本情况 | 第18页 |
| ·基本药物和基本药物制度概念 | 第18-19页 |
| ·基本药物 | 第18-19页 |
| ·基本药物制度 | 第19页 |
| ·国内外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现状 | 第19-24页 |
| ·国外实施现状 | 第19-20页 |
| ·国内实施现状 | 第20-24页 |
| ·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必然性 | 第24-28页 |
| ·医疗环境现状 | 第24-25页 |
| ·新医改的必然性 | 第25页 |
| ·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必然性和困难 | 第25-26页 |
| ·基本药物制度监测与评价的必要性 | 第26-28页 |
| 第三章 监测对象与方法 | 第28-31页 |
| ·监测对象 | 第28页 |
| ·监测设计 | 第28-29页 |
| ·监测内容 | 第29-30页 |
| ·统计方法和质量控制 | 第30-31页 |
| ·资料整理与统计分析 | 第30页 |
| ·质量控制 | 第30-31页 |
| 第四章 监测结果 | 第31-45页 |
| ·监测点的应答及监测表的回收情况 | 第31页 |
| ·基本药物配备情况 | 第31-33页 |
| ·基本药物采购配送情况 | 第33-34页 |
| ·采购情况 | 第33页 |
| ·配送情况 | 第33-34页 |
| ·基本药物生产供货情况 | 第34-39页 |
| ·各监测点培训和合理用药情况 | 第39-40页 |
| ·人员培训情况 | 第39-40页 |
| ·合理用药处方抽查情况 | 第40页 |
| ·各监测点业务量变化情况 | 第40-42页 |
| ·门急诊人次变化情况 | 第40-41页 |
| ·住院人次变化情况 | 第41-42页 |
| ·各监测点业务收入变化情况 | 第42-43页 |
| ·各监测点药品销售变化情况 | 第43页 |
| ·医务人员个人收入及绩效工资情况 | 第43-44页 |
| ·个人收入 | 第43页 |
| ·绩效工资 | 第43-44页 |
| ·患者受益情况 | 第44-45页 |
| 第五章 监测结果评价分析 | 第45-59页 |
| ·监测结果 | 第45-49页 |
| ·实施效果 | 第45-47页 |
| ·不足之处 | 第47-48页 |
| ·小结 | 第48-49页 |
| ·评价分析 | 第49-59页 |
| ·对不同主体的影响 | 第49页 |
| ·可获得性问题 | 第49-52页 |
| ·资源配置问题 | 第52-53页 |
| ·最大受益问题 | 第53-55页 |
| ·立法问题 | 第55-56页 |
| ·积极性问题 | 第56页 |
| ·公平性问题 | 第56-57页 |
| ·小结 | 第57-59页 |
| 第六章 结束语 | 第59-6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0-63页 |
| 致谢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