复合益生菌制剂对奶牛瘤胃体外发酵特性及生产性能的影响
摘要 | 第1-11页 |
Abstract | 第11-13页 |
1 引言 | 第13-20页 |
·益生菌的分类 | 第13-14页 |
·乳酸菌制剂 | 第13-14页 |
·芽孢杆菌制剂 | 第14页 |
·酵母类制剂 | 第14页 |
·益生菌的作用机理 | 第14-15页 |
·优势菌群学说 | 第14页 |
·微生物夺氧学说 | 第14-15页 |
·菌群屏障学说 | 第15页 |
·影响益生菌效果使用的因素 | 第15-16页 |
·动物 | 第15页 |
·环境应激 | 第15页 |
·益生菌的产品质量 | 第15页 |
·胃肠道微生物菌群 | 第15-16页 |
·饲喂方式 | 第16页 |
·抗生素 | 第16页 |
·益生菌在畜牧养殖生产中的应用 | 第16-18页 |
·在养猪业上的应用 | 第16-17页 |
·在养禽业上的应用 | 第17页 |
·在养牛业上的应用 | 第17页 |
·在水产业上的应用 | 第17-18页 |
·益生菌的发展趋势 | 第18页 |
·向复合菌方向发展 | 第18页 |
·向其它肠道优势菌群方向发展 | 第18页 |
·向高稳定性制剂方向发展 | 第18页 |
·向益生菌与其他制剂间的联合使用发展 | 第18页 |
·论文的总体思路及目的 | 第18-20页 |
·立题依据 | 第18-19页 |
·研究目标 | 第19-20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20-25页 |
·复合益生菌制剂在室温存放过程中活菌数变化规律 | 第20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20页 |
·培养基 | 第20页 |
·主要仪器和设备 | 第20页 |
·活菌计数 | 第20页 |
·复合益生菌制剂对瘤胃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 | 第20-22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20-21页 |
·试验动物及饲养管理 | 第21页 |
·人工唾液和尼龙袋的制备 | 第21页 |
·试验设计 | 第21页 |
·体外培养操作 | 第21-22页 |
·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| 第22页 |
·复合益生菌制剂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| 第22-23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22页 |
·试验设计 | 第22-23页 |
·动物日粮及饲养管理 | 第23页 |
·复合益生菌制剂对奶牛后肠中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| 第23-25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23-24页 |
·动物日粮及饲养管理 | 第24页 |
·试验设计 | 第24页 |
·统计分析 | 第24-25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25-41页 |
·复合益生菌制剂在室温存放过程中活菌数变化规律 | 第25页 |
·复合益生菌制剂对瘤胃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 | 第25-35页 |
·pH值 | 第26页 |
·NH_3-N浓度 | 第26-27页 |
·BCP浓度 | 第27-29页 |
·VFA浓度 | 第29-34页 |
·DM降解率 | 第34-35页 |
·复合益生菌制剂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| 第35-38页 |
·产奶量 | 第35-37页 |
·乳成分 | 第37-38页 |
·复合益生菌制剂对奶牛后肠中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| 第38-41页 |
·乳酸菌 | 第38-39页 |
·大肠杆菌 | 第39-41页 |
4 讨论 | 第41-45页 |
·复合益生菌制剂在室温存放过程中活菌数变化规律 | 第41页 |
·复合益生菌制剂对模拟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·复合益生菌对培养液pH值的影响 | 第41页 |
·复合益生菌对培养液NH_3-N浓度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·复合益生菌对培养液BCP浓度的影响 | 第42页 |
·复合益生菌对培养液VFA浓度的影响 | 第42页 |
·复合益生菌对DM降解率的影响 | 第42页 |
·复合益生菌制剂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| 第42-44页 |
·复合益生菌制剂对产奶量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·复合益生菌制剂对乳成分的影响 | 第43页 |
·复合益生菌制剂对乳中体细胞数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·复合益生菌制剂对奶牛后肠中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5 结论 | 第45-46页 |
致谢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5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