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10页 |
| Abstract | 第10-12页 |
| 1 前言 | 第12-21页 |
| ·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2页 |
| ·文献综述 | 第12-21页 |
| ·马铃薯晚疫病菌简介 | 第13-15页 |
| ·马铃薯晚疫病菌保存方法的研究 | 第15-17页 |
| ·马铃薯晚疫病检测技术研究 | 第17-19页 |
| ·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 | 第19-21页 |
| 2 材料与方法 | 第21-30页 |
| ·马铃薯晚疫病菌的长期保存 | 第21-22页 |
| ·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来源 | 第21页 |
| ·利用矿物油保存马铃薯晚疫病菌 | 第21页 |
| ·在不同保存时期马铃薯晚疫病菌的生存率调查 | 第21页 |
| ·复苏后马铃薯晚疫病菌的致病性测定 | 第21-22页 |
| ·马铃薯晚疫病菌特异性SCAR标记的开发 | 第22-25页 |
| ·特异性SCAR引物的设计 | 第22页 |
| ·马铃薯晚疫病菌的特异性片段筛选 | 第22-24页 |
| ·特异性片段的克隆及序列测定 | 第24-25页 |
| ·马铃薯晚疫病菌特异性SCAR标记的验证 | 第25-30页 |
| ·特异性SCAR引物对接种致病疫霉的马铃薯植株的检测 | 第25-26页 |
| ·Southern Blotting验证马铃薯晚疫病菌特异性SCAR分子标记 | 第26-29页 |
| ·PCR Southern杂交验证马铃薯晚疫病菌特异性SCAR分子标记 | 第29-30页 |
| 3 结果与分析 | 第30-48页 |
| ·马铃薯晚疫病菌的长期保存 | 第30-37页 |
| ·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来源 | 第30页 |
| ·在不同矿物油保存时期马铃薯晚疫病菌的生存率调查 | 第30-35页 |
| ·复苏后马铃薯晚疫病菌的致病性测定 | 第35-37页 |
| ·马铃薯晚疫病菌特异性SCAR标记的开发 | 第37-40页 |
| ·特异性SCAR引物的设计 | 第37页 |
| ·马铃薯晚疫病菌的特异性片段筛选 | 第37-39页 |
| ·马铃薯晚疫病菌特异性DNA片段的克隆 | 第39页 |
| ·特异性片段的测序与比对 | 第39-40页 |
| ·马铃薯晚疫病菌特异性SCAR标记的验证 | 第40-48页 |
| ·利用特异性SCAR引物检测不同接种时期马铃薯晚疫病菌 | 第40-45页 |
| ·Southern杂交验证马铃薯晚疫病菌特异性SCAR分子标记 | 第45-46页 |
| ·利用PCR Southern杂交验证马铃薯晚疫病菌特异性SCAR分子标记 | 第46-48页 |
| 4 讨论 | 第48-51页 |
| ·马铃薯晚疫病菌的长期保存 | 第48页 |
| ·马铃薯晚疫病菌的分子检测 | 第48-51页 |
| ·PCR技术检测马铃薯晚疫病 | 第49-50页 |
| ·Southern杂交技术检测马铃薯晚疫病 | 第50页 |
| ·分子检测技术展望 | 第50-51页 |
| 5 结论 | 第51-52页 |
| 致谢 | 第52-5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3-60页 |
| 附录 | 第60-62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