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5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5-28页 |
·海洋石油污染对海洋生态稳定性的影响 | 第15-17页 |
·海洋石油污染概况 | 第15-16页 |
·石油危害海洋环境的途径 | 第16-17页 |
·石油烃污染对海洋生物毒理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| 第17-22页 |
·海洋石油烃污染的生态毒理急性毒性研究进展 | 第17-20页 |
·海洋石油烃污染的蛋白质生物标记物研究进展 | 第20-21页 |
·海洋生物对石油烃污染效应的 DNA 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| 第21-22页 |
·细胞色素 P450 检测在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 | 第22-23页 |
·研究目的、意义、内容和技术路线 | 第23-28页 |
·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23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23-24页 |
·受试生物的选择 | 第24-26页 |
·实验油种的选择 | 第26-27页 |
·研究技术路线 | 第27页 |
·研究课题来源 | 第27-28页 |
第二章 石油烃污染对翡翠贻贝的慢性毒性研究 | 第28-42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9页 |
·试验生物 | 第29页 |
·药品与试剂 | 第29页 |
·仪器设备 | 第29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9-32页 |
·0#柴油水溶液(WSF)的制备 | 第29页 |
·0#柴油水溶液浓度测定及工作液配制 | 第29-30页 |
·毒性暴露试验 | 第30页 |
·数据分析方法 | 第30-32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32-38页 |
·0#柴油水溶液(WSF)对翡翠贻贝的急性毒性 | 第32页 |
·WSF 对翡翠贻贝内脏团及外套膜 SOD 活性的变化影响 | 第32-34页 |
·WSF 对翡翠贻贝内脏团及外套膜 MDA 含量的变化影响 | 第34-35页 |
·WSF 对翡翠贻贝内脏团及外套膜 GSH 含量的变化影响 | 第35-36页 |
·WSF 对翡翠贻贝内脏团及外套膜 GST 活性的变化影响 | 第36-38页 |
·讨论 | 第38-40页 |
·WSF 对翡翠贻贝内脏团和外套膜 SOD 活性和 MDA 含量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·WSF 对翡翠贻贝内脏团和外套膜 GSH 含量和 GST 酶活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·小结 | 第40-42页 |
第三章 石油烃污染对翡翠贻贝 CYP4 基因表达的影响 | 第42-54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43页 |
·试验生物 | 第43页 |
·药品与试剂 | 第43页 |
·仪器设备 | 第43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43-47页 |
·暴毒溶液配制 | 第43页 |
·毒性暴露试验 | 第43-44页 |
·引物设计 | 第44页 |
·基因组总 RNA 提取 | 第44-45页 |
·模板 cDNA 合成 | 第45页 |
·实时荧光定量 PCR | 第45-46页 |
·数据分析方法 | 第46-47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47-50页 |
·翡翠贻贝内脏团和外套膜总 RNA 提取 | 第47页 |
·翡翠贻贝内脏团 CYP4 基因相b对p表达水平 | 第47-49页 |
·翡翠贻贝外套膜 CYP4 基因相对表达水平 | 第49-50页 |
·讨论 | 第50-52页 |
·小结 | 第52-54页 |
第四章 石油烃污染对翡翠贻贝 DNA 的损伤研究 | 第54-70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54-55页 |
·试验生物 | 第54-55页 |
·药品与试剂 | 第55页 |
·仪器设备 | 第55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55-58页 |
·暴毒液的制备 | 第55页 |
·毒性暴露试验 | 第55页 |
·基因组 DNA 提取 | 第55-56页 |
·基因组 DNA 损伤检测 | 第56-57页 |
·数据分析方法 | 第57-58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58-66页 |
·翡翠贻贝内脏团 DNA 损伤 | 第58-60页 |
·翡翠贻贝外套膜 DNA 损伤 | 第60-61页 |
·翡翠贻贝鳃组织 DNA 损伤 | 第61-63页 |
·翡翠贻贝性腺组织 DNA 损伤 | 第63-65页 |
·0#柴油水溶液(WSF)污染解除后翡翠贻贝各组织 DNA 损伤恢复 | 第65-66页 |
·讨论 | 第66-68页 |
·0#柴油水溶液(WSF)污染对翡翠贻贝内脏团和外套膜 DNA 的损伤影响 | 第66-67页 |
·WSF 污染对翡翠贻贝鳃组织和性腺 DNA 的损伤影响 | 第67-68页 |
·小结 | 第68-70页 |
第五章 翡翠贻贝对石油烃的富集效应研究 | 第70-78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70-71页 |
·试验生物 | 第70页 |
·药品与试剂 | 第70-71页 |
·仪器设备 | 第71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71-73页 |
·暴毒液的制备 | 第71页 |
·毒性暴露试验 | 第71页 |
·生物体石油烃残留检测 | 第71-72页 |
·数据分析方法 | 第72-73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73-75页 |
·石油烃在翡翠贻贝体内的积累效应 | 第73页 |
·石油烃在翡翠贻贝体内的净化效应 | 第73-75页 |
·讨论 | 第75-77页 |
·小结 | 第77-78页 |
第六章 石油烃污染对翡翠贻贝鳃结构影响的显微观察 | 第78-88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78-79页 |
·试验生物 | 第78页 |
·药品与试剂 | 第78-79页 |
·仪器设备 | 第79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79-81页 |
·暴毒液的制备 | 第79页 |
·毒性暴露试验 | 第79页 |
·组织石蜡切片制作 | 第79-81页 |
·数据分析方法 | 第81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81-82页 |
·讨论 | 第82-83页 |
·小结 | 第83-88页 |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88-91页 |
·全文总结 | 第88-90页 |
·未来展望 | 第90-9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1-102页 |
附录 | 第102-103页 |
缩略词表 | 第103-104页 |
致谢 | 第10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