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无线电设备、电信设备论文--天线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信号发送、辐射系统论文

基于联合波束形成的下行空分多址技术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7页
第一章 绪论第7-13页
   ·本文研究背景及意义第7-11页
     ·多天线系统的基本概念第7-8页
     ·空分多址简介第8-10页
     ·下行空分多址存在的问题第10-11页
   ·本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第11-13页
第二章 多天线技术简介第13-23页
   ·阵列天线技术第13-17页
     ·阵列天线简介第13-14页
     ·波束形成第14-15页
     ·DOA 估计第15-17页
   ·MIMO 技术第17-22页
     ·单用户 MIMO第17-18页
     ·单用户到多用户 MIMO 的转变第18-20页
     ·MIMO 预编码技术第20-22页
   ·阵列天线技术和 MIMO 技术的对比第2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2-23页
第三章 下行空分多址技术第23-35页
   ·阵列天线的空分多址第23-27页
     ·阵列天线空分多址简介第23-24页
     ·阵列天线空分多址的实现第24-27页
   ·MIMO 空分多址第27-33页
     ·MIMO 空分多址简介第27-28页
     ·MIMO 空分多址的实现第28-33页
   ·阵列天线和 MIMO 两种空分多址的对比第3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3-35页
第四章 基于联合波束形成的空分多址技术第35-55页
   ·引言第35-36页
   ·基于联合波束形成的空分多址第36-43页
     ·信道模型第36-38页
     ·联合波束形成空分多址信号模型第38-40页
     ·仿真分析第40-43页
   ·改进的联合波束形成空分多址第43-49页
     ·基于特征波束的联合波束形成空分多址第43-46页
     ·仿真分析第46-49页
   ·基于多阵列的联合波束形成空分多址第49-53页
     ·信道模型第49-50页
     ·基于多阵列的联合空分多址信号模型第50-51页
     ·单阵列和多阵列系统的比较第51-52页
     ·仿真分析第52-5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3-55页
第五章 结束语第55-57页
   ·全文工作总结第55-56页
   ·工作展望第56-57页
致谢第57-59页
参考文献第59-63页

论文共6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MIMO米波雷达测高方法及跟踪处理技术研究
下一篇:Ka频段通信链路雨衰特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