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引言 | 第10-11页 |
一、 见危不救行为概述 | 第11-15页 |
(一) 问题的提出 | 第11页 |
(二) 关于见危不救行为概念的诸学说 | 第11-13页 |
(三) 本文对见危不救行为的概念界定 | 第13-15页 |
二、 见危不救行为的诸立法例 | 第15-18页 |
(一) 中国古代关于见危不救行为的立法状况 | 第15-16页 |
(二) 国外关于见危不救行为的立法状况 | 第16-18页 |
三、 我国理论界对见危不救行为入刑的争论焦点 | 第18-24页 |
(一) 道德义务能否转化为法律义务而受到法律制裁 | 第18-20页 |
(二) 增设“见危不救罪”是否违背了刑法的谦抑性原则 | 第20-22页 |
(三) 司法实践中设“见危不救罪”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| 第22-24页 |
四、 见危不救行为不宜入刑的几点思考 | 第24-37页 |
(一) 法律与道德关系视野中的见危不救行为犯罪化的质疑 | 第24-28页 |
(二) 刑法本身的性质决定见危不救行为不宜入刑 | 第28-32页 |
(三) 诸立法例不能对见危不救行为入刑提供有力依据 | 第32-34页 |
(四) 司法实践中的困境及难以操作性 | 第34-35页 |
(五) 刑罚的缺失不是见危不救行为“蔓延”的主要原因 | 第35-37页 |
五、 寻求刑法之外遏制见危不救行为的方法 | 第37-43页 |
(一) 法律法规方面的规制 | 第37-39页 |
(二) 加强国家和社会的公共管理能力 | 第39-43页 |
结语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6页 |
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| 第46-47页 |
致谢 | 第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