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要缩略词 | 第1-7页 |
摘要 | 第7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前言 | 第9-10页 |
1. 资料与方法 | 第10-13页 |
·临床资料 | 第10页 |
·MRI 检查方法 | 第10-11页 |
·MRI检查前准备 | 第10页 |
·MRI检查扫描方法 | 第10-11页 |
·MRI 检查内容及评估标准 | 第11页 |
·子宫内膜癌手术-病理分期(FIGO,2009) | 第11-12页 |
·手术治疗方式 | 第12页 |
·病理检查内容 | 第12页 |
·数据处理及统计学方法 | 第12-13页 |
2. 结果 | 第13-25页 |
·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分析 | 第13页 |
·MRI 检查征象分析 | 第13-14页 |
·各期子宫内膜癌的MRI征象及病理学特征 | 第14-25页 |
·肌层浸润及Ⅰ期子宫内膜癌的MRI征象、病理学特征 | 第14-21页 |
·MRI 评价肌层浸润情况 | 第15-16页 |
·Ⅰ期子宫内膜癌的MRI征象及病理学特征 | 第16-21页 |
·宫颈受累及Ⅱ期子宫内膜癌MRI表现、病理学特征 | 第21-23页 |
·Ⅲ期或以上子宫内膜癌的MRI征象及病理学特征 | 第23-25页 |
3. 讨论 | 第25-33页 |
·MRI对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的总评价 | 第25-26页 |
·MRI对Ⅰ期子宫内膜癌的评价及对选择淋巴结清扫术的指导意义 | 第26-29页 |
·MRI对肌层浸润深度的评价及淋巴结清扫术的意义 | 第26-28页 |
·MRI判断肌层浸润的优势 | 第28页 |
·MRI误判肌层浸润深度的影响因素 | 第28-29页 |
·MRI对Ⅱ期子宫内膜癌的评价及指导术前选择子宫切除范围 | 第29-30页 |
·MRI对宫颈受累的评价 | 第29-30页 |
·对子宫切除范围的指导意义 | 第30页 |
·MRI对Ⅲ期、Ⅳ期子宫内膜癌的评价及手术时机的选择 | 第30-32页 |
·MRI对Ⅲ、Ⅳ期子宫内膜癌的评价 | 第30-31页 |
·MRI对淋巴结转移的评价 | 第31-32页 |
·对手术时机的选择 | 第32页 |
·影响MRI诊断的因素 | 第32-33页 |
4. 结论 | 第33-3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4-39页 |
综述 MRI 对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的评价 | 第39-54页 |
·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方法 | 第39-43页 |
·B 超检查 | 第40页 |
·诊断性刮宫 | 第40-41页 |
·宫腔镜检查 | 第41页 |
·淋巴造影 | 第41-42页 |
·计算机断层扫描(CT) | 第42页 |
·核磁共振成像(MRI) | 第42-43页 |
·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(PET-CT) | 第43页 |
·子宫内膜癌的分子诊断 | 第43-44页 |
·子宫内膜癌手术前后病理分期差异分析 | 第44-48页 |
·子宫内膜癌的手术-病理分期 | 第44页 |
·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原则 | 第44-45页 |
·MRI对子宫内膜癌术前临床分期的评估 | 第45-46页 |
·Ⅰ期子宫内膜癌MRI征象分析 | 第46页 |
·Ⅱ期子宫内膜癌MRI征象分析 | 第46-47页 |
·Ⅲ期子宫内膜癌MRI征象分析 | 第47-48页 |
·Ⅳ期子宫内膜癌MRI征象分析 | 第48页 |
·结语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4页 |
致谢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