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前言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导言 | 第8-22页 |
·背景、问题与意义 | 第8-10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·问题提出 | 第9页 |
·选题意义 | 第9-10页 |
·研究框架与方法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框架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1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1-19页 |
·社会责任投资的历史 | 第12-14页 |
·社会责任投资的称谓 | 第14页 |
·社会责任投资的概念 | 第14-15页 |
·社会责任投资策略 | 第15-17页 |
·SRI 与财务绩效的关系 | 第17-19页 |
·创新及不足之处 | 第19-22页 |
·创新之处 | 第19页 |
·可能的不足之处 | 第19-20页 |
·进一步研究改进途径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证券投资基金社会责任评价研究对象 | 第22-28页 |
·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市场基本情况 | 第22-23页 |
·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参与方基本情况 | 第23-25页 |
·基金管理人 | 第23-24页 |
·基金托管人 | 第24-25页 |
·评价对象 | 第25-28页 |
·所有基金情况 | 第25-26页 |
·评价对象 | 第26-28页 |
第三章 证券投资基金社会责任评价技术路线 | 第28-35页 |
·技术路线概况 | 第28-29页 |
·技术路线详解 | 第29-35页 |
·理论基础 | 第29-30页 |
·判定企业指标体系 | 第30-32页 |
·评价“责任缺失”企业信息来源 | 第32页 |
·评价转换数学模型 | 第32-35页 |
第四章 证券投资基金社会责任评价研究结果 | 第35-59页 |
·“责任缺失”企业情况 | 第35-36页 |
·基金总体情况 | 第36-43页 |
·基金基本情况 | 第36-39页 |
·评价对象基金的特例 | 第39页 |
·基金的运行方式结构 | 第39-40页 |
·基金的类别结构 | 第40-42页 |
·基金的所有制性质 | 第42-43页 |
·不负责任基金分析 | 第43-47页 |
·587 只评价基金中,不负责任基金较多 | 第43-44页 |
·398 只不负责任基金中,开放式基金占大多数 | 第44-45页 |
·398 只不负责任基金中,股票型基金较多 | 第45页 |
·398 只不负责任基金中,中外合资基金超过半数 | 第45-46页 |
·不负责任基金净值总额为 17763.86 亿,占评价对象总体基金净值的 81.16% | 第46-47页 |
·基金排名 | 第47-54页 |
·基于对“责任缺失”企业股票投资额的最不负责任基金分析 | 第47-49页 |
·基于对“责任缺失”企业股票投资额与基金净值比例的不负责任基金分析 | 第49-51页 |
·基于对“责任缺失”企业股票投资额与股票投资总额比例的不负责任基金分析 | 第51-53页 |
·基于投资于非“责任缺失”企业股票价值总额的最负责任基金情况 | 第53-54页 |
·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| 第54-59页 |
·主要结论 | 第54-55页 |
·政策建议 | 第55-59页 |
致谢 | 第59-61页 |
个人简历 | 第61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