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7页 |
| 1 绪论 | 第7-10页 |
| ·背景 | 第7页 |
| ·彩色夜视技术 | 第7-9页 |
| ·彩色夜视技术的发展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7-8页 |
| ·彩色夜视技术研究的意义 | 第8-9页 |
| ·论文的主要研究任务 | 第9-10页 |
| 2 可调谐液晶光阀 | 第10-18页 |
| ·可调谐液晶光阀的发展 | 第10-11页 |
| ·液晶的电光效应 | 第11-13页 |
| ·扭曲—向列效应 | 第11-12页 |
| ·电控双折射效应 | 第12-13页 |
| ·混合场效应 | 第13页 |
| ·液晶光阀的输入—输出特性参数 | 第13-14页 |
| ·液晶光阀的分谱原理 | 第14-17页 |
| ·可调谐液晶光阀的开关特性 | 第14-15页 |
| ·可调谐液晶光阀的频率驱动 | 第15-1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7-18页 |
| 3 单通道微光三光谱夜视技术 | 第18-24页 |
| ·微光成像系统特性分析 | 第18页 |
| ·夜天物体反射光谱特性 | 第18-19页 |
| ·光电阴极的光谱响应 | 第19-20页 |
| ·微光三谱图像特征分析 | 第20-2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| 4 多光谱融合技术 | 第24-39页 |
| ·HSI模型 | 第24-26页 |
| ·基于彩色空间的图像融合方法及仿真过程 | 第26-32页 |
| ·基于RGB空间的Brovey融合方法 | 第26页 |
| ·传统的基于直方图匹配的HSI空间的融合方法及仿真实现 | 第26-28页 |
| ·改进的基于直方图匹配的HSI空间的融合方法及仿真实现 | 第28-30页 |
| ·基于边缘检测的HSI空间的融合方法及仿真实现 | 第30-32页 |
| ·基于小波变换的融合算法及仿真实现 | 第32-38页 |
| ·小波变换用于图像融合理论基础 | 第32-33页 |
| ·小波变换后图像融合规则 | 第33页 |
| ·基于区域分割的彩色融合算法及仿真实现 | 第33-36页 |
| ·基于梯度的小波变换彩色融合算法及仿真实现 | 第36-3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| 5 单通道微光三谱彩色夜视系统 | 第39-45页 |
| ·实验系统的工作过程 | 第39页 |
| ·系统硬件组成 | 第39-40页 |
| ·Micro*Color液晶光阀 | 第40-44页 |
| ·Micro*Color的性能 | 第40-42页 |
| ·Micro*Color的透射率 | 第42-44页 |
| ·Micro*Color的响应时间 | 第4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| 6 仿真实验与融合结果分析 | 第45-53页 |
| ·基于彩色空间的融合方法仿真实验 | 第46-47页 |
| ·基于RGB彩色空间的融合结果 | 第46页 |
| ·基于HSI彩色空间的融合结果 | 第46-47页 |
| ·基于小波变换的融合方法仿真实验 | 第47-48页 |
| ·基于区域分割的融合方法仿真实验 | 第47页 |
| ·基于梯度选取规则的融合方法仿真实验 | 第47-48页 |
| ·对H分量的调整 | 第48-49页 |
| ·不同场景的融合结果 | 第49-5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| 结论 | 第53-54页 |
| 致谢 | 第54-5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5-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