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缘煤矿瓦斯灾害防治技术研究
| 致谢 | 第1-6页 |
| 摘要 | 第6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1页 |
| 引言 | 第11-12页 |
| 1 绪论 | 第12-18页 |
| ·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2-13页 |
| ·我国煤矿安全形势严峻瓦斯灾害严重 | 第12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13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历史及现状 | 第13-16页 |
| ·论文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16-18页 |
| ·论文的主要内容 | 第16-17页 |
| ·论文的技术路线 | 第17-18页 |
| 2 矿井瓦斯基础参数测定 | 第18-30页 |
| ·煤层瓦斯含量的测定 | 第18-21页 |
| ·煤的瓦斯吸附常数a,b 值 | 第21-22页 |
| ·煤层瓦斯压力 | 第22-27页 |
| ·钻孔瓦斯自然涌出特征 | 第27-29页 |
| ·煤层透气性系数 | 第29-30页 |
| 3 矿井瓦斯等级鉴定 | 第30-44页 |
| ·矿井概况 | 第30-32页 |
| ·可采煤层特征 | 第30-31页 |
| ·井田开拓布置 | 第31-32页 |
| ·采煤方法 | 第32页 |
| ·矿井通风 | 第32页 |
| ·煤层突出危险性预测 | 第32-36页 |
| ·煤的破坏类型的确定 | 第32-33页 |
| ·煤的坚固性系数(f)的测定 | 第33-34页 |
| ·煤的瓦斯放散初速度(△P)的测定 | 第34-35页 |
| ·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 | 第35-36页 |
| ·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 | 第36-43页 |
| ·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 | 第36-39页 |
| ·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 | 第39-40页 |
| ·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 | 第40-42页 |
| ·矿井瓦斯风排资料统计 | 第42-43页 |
| ·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 | 第43-44页 |
| 4 矿井瓦斯赋存规律研究 | 第44-51页 |
| ·矿井瓦斯地质规律研究 | 第44-47页 |
| ·矿井地质构造 | 第44-45页 |
| ·煤层顶底板岩性对瓦斯赋存的影响规律研究 | 第45-46页 |
| ·煤层上覆基岩厚度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| ·岩溶陷落柱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| 第47页 |
| ·煤层瓦斯含量分布规律 | 第47-51页 |
| ·瓦斯含量梯度 | 第47-48页 |
| ·数学方法与软件工具 | 第48-49页 |
| ·数据来源 | 第49页 |
| ·瓦斯含量等值线 | 第49-51页 |
| 5 一缘煤矿瓦斯灾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| 第51-70页 |
| ·一缘煤矿瓦斯灾害治理现状 | 第51-63页 |
| ·150103 工作面布置概况 | 第51页 |
| ·150103 工作面瓦斯来源分析 | 第51-53页 |
| ·150103 工作面瓦斯涌出规律及特征研究 | 第53-57页 |
| ·150103 现有的抽采方案 | 第57-62页 |
| ·150103 工作面高位抽巷 | 第62-63页 |
| ·150109 高位瓦斯抽巷抽放的确定 | 第63-70页 |
| ·高抽巷在裂隙带内高度的确定 | 第63-64页 |
| ·顶板高抽巷水平位置的确定 | 第64-65页 |
| ·顶板高抽巷的施工 | 第65-66页 |
| ·通过高位钻孔考察高抽巷位置的合理性 | 第66-70页 |
| 6 结论及建议 | 第70-72页 |
| ·结论 | 第70页 |
| ·展望 | 第70-7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2-74页 |
| 作者简历 | 第74-75页 |
| 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75-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