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同淋滤方法对煤灰中痕量元素淋滤特性影响的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1 绪论 | 第8-13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8-11页 |
·课题的提出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2 粉煤灰内重金属的特性 | 第13-26页 |
·粉煤灰的形成 | 第13-14页 |
·粉煤灰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分类 | 第14-19页 |
·粉煤灰的物理特性 | 第14-15页 |
·粉煤灰的化学性质 | 第15-17页 |
·煤中痕量元素的分布 | 第17-18页 |
·粉煤灰的分类 | 第18-19页 |
·粉煤灰内的重金属及其危害 | 第19-22页 |
·粉煤灰中重金属的分类 | 第19页 |
·重金属的危害 | 第19-22页 |
·重金属元素铬的危害 | 第20-21页 |
·重金属元素砷的危害 | 第21页 |
·重金属元素汞的危害 | 第21-22页 |
·重金属元素铅的危害 | 第22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22-25页 |
·淋滤试验的类型及其现实意义 | 第23-25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2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3 粉煤灰内重金属的批淋滤试验特性 | 第26-40页 |
·引言 | 第26页 |
·原料采集及原料特性 | 第26-31页 |
·原料的采集 | 第26-28页 |
·原料的特性 | 第28-31页 |
·批淋滤浸溶试验 | 第31-32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32-39页 |
·铬 | 第32-34页 |
·镍 | 第34-35页 |
·镉 | 第35-36页 |
·钴 | 第36-37页 |
·铅 | 第37-3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4 柱淋滤浸溶试验特性研究及其评价 | 第40-55页 |
·引言 | 第40-41页 |
·柱淋滤实验条件 | 第41-42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42-49页 |
·铬 | 第42-43页 |
·钴 | 第43-44页 |
·镍 | 第44-45页 |
·铅 | 第45-46页 |
·5 镉 | 第46-47页 |
·锌 | 第47-49页 |
·两种淋滤方法下结果的对比 | 第49-53页 |
·两种方法对比的可靠性 | 第49-50页 |
·两种方法下的对比 | 第50-53页 |
·铬和铅两种元素比较 | 第50-51页 |
·镉和镍元素的比较 | 第51-53页 |
·钴元素的比较 | 第5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3-55页 |
5 全文总结与建议 | 第55-57页 |
·全文总结 | 第55-56页 |
·下一步工作建议 | 第56-57页 |
致谢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