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白塞病的临床研究
提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引言 | 第7-8页 |
临床研究 | 第8-17页 |
一、 试验设计 | 第8-12页 |
(一) 研究目的 | 第8页 |
(二) 研究方法 | 第8-9页 |
(三) 病例选择 | 第9-11页 |
(四) 观察指标 | 第11页 |
(五) 疗效评定标准 | 第11-12页 |
(六) 统计学方法 | 第12页 |
二、 研究结果 | 第12-17页 |
(一) 治疗前两组资料比较 | 第12-13页 |
(二) 治疗结果分析 | 第13-15页 |
(三) 随访结果分析 | 第15-16页 |
(四) 不良反应结果分析 | 第16-17页 |
讨论 | 第17-26页 |
一、 现代医学对白塞病的认识 | 第17-18页 |
(一) 遗传因素 | 第17页 |
(二) 免疫因素 | 第17页 |
(三) 感染因素 | 第17-18页 |
(四) 环境因素 | 第18页 |
二、 中医学对白塞病的认识 | 第18-19页 |
三、 白塞病的病因病机探析 | 第19-20页 |
(一) 饮食不节,情志失调,湿热毒蕴 | 第19页 |
(二) 外感湿热毒邪,攻于诸窍 | 第19页 |
(三) 湿热灼阴,阴虚血热 | 第19-20页 |
(四) 气虚阴伤,余毒未尽 | 第20页 |
四、 方药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| 第20-22页 |
五、 临床体会 | 第22-26页 |
(一) 辨病与辨证结合 | 第22-23页 |
(二) 白塞病的早期诊断 | 第23-24页 |
(三) 白塞病的分期治疗及如何防止复发 | 第24页 |
(四) 健康教育 | 第24-25页 |
(五) 中药服用问题 | 第25-26页 |
结语 | 第26-2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7-28页 |
综述 | 第28-3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2-33页 |
附录 | 第33-37页 |
致谢 | 第37-38页 |
发表论文 | 第38-42页 |
详细摘要 | 第42-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