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型蜜网体系结构及告警聚类的关键技术研究
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5-27页 |
·引言 | 第15-16页 |
·蜜网技术研究背景 | 第16-18页 |
·蜜网技术起源——蜜罐技术 | 第16-17页 |
·蜜网项目组 | 第17-18页 |
·蜜网技术研究发展与分析 | 第18-23页 |
·蜜网技术基本概念 | 第18页 |
·第一代蜜网技术 | 第18-20页 |
·第二代蜜网技术 | 第20-21页 |
·集中式虚拟蜜网技术 | 第21-22页 |
·蜜场与动态蜜罐技术 | 第22-23页 |
·本文的主要工作 | 第23-25页 |
·本文结构 | 第25-27页 |
第二章 基于网络处理器的新型蜜网体系结构 | 第27-46页 |
·网络处理器技术 | 第27-29页 |
·蜜网模型研究 | 第29-30页 |
·基于网络处理器的新型蜜网体系结构 | 第30-32页 |
·基于网络处理器的蜜网部署结构 | 第32-37页 |
·蜜网网关紧耦合部署模式 | 第33-35页 |
·蜜网网关松耦合部署模式 | 第35-37页 |
·基于网络处理器的蜜网技术研究 | 第37-42页 |
·基于网络处理器的蜜网网关 | 第37-38页 |
·低交互网络伪装 | 第38页 |
·服务映射蜜罐 | 第38-40页 |
·基于网络处理器的数据捕获 | 第40-41页 |
·综合数据分析 | 第41-42页 |
·新型蜜网系统实现及性能测试 | 第42-4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三章 基于网络处理器的蜜网伪装模型 | 第46-66页 |
·引言 | 第46-47页 |
·大规模网络拓扑仿真框架 | 第47-48页 |
·大规模网络拓扑仿真技术研究 | 第48-56页 |
·离散事件仿真 | 第48-49页 |
·XScale仿真模型 | 第49-51页 |
·路由表构建 | 第51-53页 |
·微引擎处理数据包流程 | 第53-55页 |
·队列管理与调度 | 第55-56页 |
·多网络处理器并行仿真 | 第56页 |
·仿真系统测试结果 | 第56-64页 |
·仿真拓扑 | 第57-58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58-64页 |
·结束语 | 第64-66页 |
第四章 蜜网网关BFBP路由查找算法 | 第66-88页 |
·引言 | 第66-67页 |
·路由查找算法相关研究 | 第67-70页 |
·BFBP路由查找模型 | 第70-81页 |
·路由查找问题 | 第70页 |
·BFBP算法模型 | 第70-72页 |
·Kbit-BF模块 | 第72-75页 |
·K bit-BP模块 | 第75-79页 |
·BFBP算法流程 | 第79-81页 |
·BFBP算法复杂性分析 | 第81页 |
·BFBP算法性能分析 | 第81-8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6-88页 |
第五章 蜜网告警优化混沌粒子群算法 | 第88-114页 |
·引言 | 第88-89页 |
·PSO算法基本思想 | 第89-90页 |
·混沌粒子群算法模型 | 第90-95页 |
·混沌粒子群算法的数学模型 | 第90-91页 |
·混沌变量与粒子群结合过程 | 第91-93页 |
·混沌与稳定的交替 | 第93-94页 |
·粒子位置更新 | 第94-95页 |
·混沌粒子群算法流程 | 第95-97页 |
·混沌粒子群模型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 | 第97-106页 |
·混沌粒子群算法性能数值测试 | 第106-11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13-114页 |
第六章 基于混沌粒子群的蜜网告警聚类算法 | 第114-126页 |
·引言 | 第114-115页 |
·IDS告警聚类相关研究 | 第115-116页 |
·告警聚类算法 | 第116-123页 |
·K均值聚类算法 | 第116-117页 |
·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 | 第117-118页 |
·告警空间定义 | 第118-119页 |
·在线告警聚类算法 | 第119-120页 |
·离线告警聚类算法 | 第120-123页 |
·告警聚类算法测试 | 第123-12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25-126页 |
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126-129页 |
·本论文研究工作的总结 | 第126-127页 |
·研究工作的展望 | 第127-12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9-141页 |
致谢 | 第141-142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142-143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目录 | 第1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