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9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| ·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| ·课题的提出 | 第9-10页 |
| ·课题研究的意义 | 第10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况 | 第10-12页 |
| ·大采高综采技术的发展史 | 第10-11页 |
| ·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与控制技术的发展 | 第11-12页 |
| ·目前大采高综采技术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| 第12-13页 |
| ·研究内容、方法及技术路线 | 第13-15页 |
| 第二章 工作面概况及围岩特性分析 | 第15-23页 |
| ·三元王庄煤业3043工作面概况 | 第15-16页 |
| ·TYGD10型岩层钻孔窥视分析 | 第16-20页 |
| ·TYGD10型岩层钻孔窥视仪简介 | 第16页 |
| ·TYGD10型岩层钻孔窥视仪的作用 | 第16页 |
| ·岩层钻孔窥视的位置及窥视结果分析 | 第16-20页 |
| ·围岩力学参数特性及分析 | 第20-21页 |
| ·小结 | 第21-23页 |
| 第三章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理论分析 | 第23-29页 |
| ·顶板岩层载荷公式的推导与垮落规律的研究 | 第23-25页 |
| ·三元王庄煤业3号煤层顶板各岩层载荷计算 | 第25-26页 |
| ·顶板各岩层垮落步距的计算 | 第26-28页 |
| ·小结 | 第28-29页 |
| 第四章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结果及分析 | 第29-63页 |
| ·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方案 | 第29-31页 |
| ·支架工作阻力观测方案 | 第29页 |
| ·工作面宏观观测 | 第29页 |
| ·支架活柱下缩量观测 | 第29-30页 |
| ·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观测 | 第30-31页 |
| ·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结果及分析 | 第31-48页 |
| ·判据准则确定 | 第31-35页 |
| ·工作面来压情况 | 第35页 |
| ·支架初撑力统计分析 | 第35-36页 |
| ·支架工作阻力分析 | 第36-43页 |
| ·安全阀开启频率统计分析 | 第43-45页 |
| ·活柱下缩量统计分析 | 第45页 |
| ·煤壁片帮统计分析 | 第45-47页 |
| ·小结 | 第47-48页 |
| ·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观测结果分析 | 第48-63页 |
| ·3043进风顺槽测点数据分析 | 第48-54页 |
| ·3043回风顺槽测点数据分析 | 第54-61页 |
| ·小结 | 第61-63页 |
| 第五章 大采高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数值模拟研究 | 第63-73页 |
| ·数值模拟软件概况 | 第63-64页 |
| ·模型边界的合理性确定 | 第64页 |
| ·模型的参数及模型的建立 | 第64-66页 |
| ·模拟结果及分析 | 第66-71页 |
| ·小结 | 第71-73页 |
| 第六章 大采高工作面上覆岩移动特征及破断规律的理论分析 | 第73-85页 |
| ·上覆岩层移动及破断规律 | 第73-75页 |
| ·上覆岩层移动范围的确定 | 第75-77页 |
| ·上覆岩层破坏高度的确定 | 第77-79页 |
| ·地表下沉点位轨迹的确定 | 第79页 |
| ·液压支架支护强度的确定 | 第79-82页 |
| ·防治煤壁片帮的措施 | 第82-83页 |
| ·小结 | 第83-85页 |
| 第七章 结论 | 第85-89页 |
| ·主要结论 | 第85-86页 |
| ·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不足点 | 第86-8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9-91页 |
| 致谢 | 第91-92页 |
|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| 第92页 |
| 附录2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| 第9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