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域阶梯式生态补偿标准研究及应用--以河南省为例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目录 | 第7-9页 |
1 绪论 | 第9-17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·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0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外研究与实践进展 | 第11-14页 |
·国外生态补偿研究与实践进展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研究与实践进展 | 第12-14页 |
·技术路线及技术创新点 | 第14-17页 |
·技术路线图 | 第14-15页 |
·技术创新点 | 第15-17页 |
2 流域生态补偿理论基础 | 第17-21页 |
·流域生态补偿概念与内涵 | 第17-18页 |
·流域生态补偿理论依据 | 第18-19页 |
·流域生态补偿原则 | 第19-21页 |
3 河南省流域阶梯式生态补偿的提出与内涵界定 | 第21-29页 |
·河南省辖流域水环境质量现状 | 第21-23页 |
·河南省辖流域概况 | 第21-22页 |
·流域水环境质量变化情况分析 | 第22-23页 |
·河南省现行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存在问题分析 | 第23-26页 |
·存在问题 | 第24-25页 |
·问题解决方式说明 | 第25-26页 |
·河南省流域阶梯式生态补偿概念界定 | 第26-28页 |
·流域阶梯式生态补偿概念 | 第26-27页 |
·河南省流域阶梯式生态补偿标准研究点确定 | 第27-28页 |
·研究小结 | 第28-29页 |
4 流域阶梯式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| 第29-51页 |
·梯级划分 | 第29-32页 |
·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| 第32-49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32-33页 |
·研究技术路线 | 第33-34页 |
·污染物治理成本预测模型建立 | 第34-43页 |
·阶梯式生态补偿标准确定 | 第43-49页 |
·研究小结 | 第49-51页 |
5 流域阶梯式生态补偿标准应用 | 第51-63页 |
·生态补偿金计算模型研究 | 第51-53页 |
·基于超标污染物通量的补偿金计算模型 | 第51-52页 |
·基于动态激励系数修正的污染物通量补偿金计算模型 | 第52-53页 |
·河南省流域生态补偿金测算 | 第53-59页 |
·研究成果可行性分析及应用 | 第59-61页 |
·研究成果的可行性分析 | 第59-61页 |
·研究成果应用 | 第61页 |
·研究小结 | 第61-63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63-65页 |
·研究结论 | 第63-64页 |
·展望 | 第64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7页 |
致谢 | 第67-68页 |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