逐渐敞开的世界--陈应松创作论
中文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绪论:逐渐敞开的世界 | 第10-13页 |
第一章 陈应松文学创作流变探究 | 第13-28页 |
第一节 诗人何为:陈应松早期诗歌创作及文体转向 | 第13-16页 |
第二节 苦闷的象征:转型伊始的“船工系列”小说 | 第16-19页 |
第三节 缅怀与诅咒:九十年代“公安水乡系列”小说 | 第19-23页 |
第四节 陌路还乡:新世纪“神农架系列”小说 | 第23-28页 |
第二章 陈应松小说艺术特色析解 | 第28-41页 |
第一节 叙述时空的极端化书写 | 第28-33页 |
一、叙述视角的频繁切换 | 第28-31页 |
二、叙述空间的封闭压抑 | 第31-33页 |
第二节 怪诞奇崛的语言风格 | 第33-41页 |
一、陌生化的语言策略 | 第33-37页 |
二、多重语言符码及言语解殖 | 第37-41页 |
第三章 陈应松创作在文学史上的价值及其缺失 | 第41-46页 |
第一节 文学史上的独异价值 | 第41-43页 |
第二节 创作的瓶颈与存在的问题 | 第43-46页 |
一、诗性语言的繁冗堆砌 | 第43-44页 |
二、主观情绪的强势介入 | 第44-46页 |
结语:是结局,也是开始 | 第46-47页 |
注释 | 第47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4页 |
附录一:陈应松作品目录 | 第54-60页 |
附录二:陈应松研究资料概况 | 第60-6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7-68页 |
致谢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