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12页 |
Abstract | 第12-19页 |
英文缩略词 | 第19-20页 |
综述 | 第20-48页 |
综述一:现代医学诊治强直性脊柱炎研究进展 | 第20-36页 |
1 概述 | 第20页 |
2 流行病学 | 第20页 |
3 病因和发病机制 | 第20-22页 |
4 临床表现 | 第22-23页 |
5 诊断分类标准 | 第23-24页 |
6 治疗 | 第24-27页 |
7 存在问题和展望 | 第27-2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9-36页 |
综述二:古代医家对筋痹的认识 | 第36-48页 |
1 病名 | 第36页 |
2 病因病机 | 第36-37页 |
3 临床表现 | 第37-39页 |
4 治法 | 第39页 |
5 方药 | 第39-42页 |
6 针灸 | 第42-43页 |
7 预后 | 第43页 |
8 述评 | 第43-44页 |
参考书目 | 第44-48页 |
前言 | 第48-50页 |
第一部分:强直性脊柱炎中医病名证候治法用药规律分析 | 第50-64页 |
1 研究目的 | 第50页 |
2 资料与方法 | 第50-51页 |
·文献纳入标准 | 第50页 |
·文献排除标准 | 第50页 |
·入选情况 | 第50-51页 |
·分析和统计方法 | 第51页 |
3 结果 | 第51-58页 |
·病名 | 第51-52页 |
·病因病机 | 第52页 |
·证候与证候要素 | 第52-53页 |
·治法 | 第53-54页 |
·总体用药 | 第54-56页 |
·讨论 | 第56-58页 |
4 小结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4页 |
第二部分:导师房定亚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总结与数据挖掘 | 第64-88页 |
1 研究目的 | 第64页 |
2 研究对象 | 第64-65页 |
·病例来源 | 第64页 |
·诊断标准(美国风湿病学会1984年修订的纽约标准) | 第64-65页 |
·病例纳入标准 | 第65页 |
·病例排除标准 | 第65页 |
3 研究方法 | 第65-66页 |
·数据收集 | 第65-66页 |
·数据提取及处理 | 第66页 |
·统计分析 | 第66页 |
·关联规则挖掘 | 第66页 |
·导师指导验证 | 第66页 |
4 结果 | 第66-79页 |
·一般情况 | 第66-68页 |
·主要症状 | 第68-69页 |
·辨证分型 | 第69页 |
·治法 | 第69-70页 |
·用药特点 | 第70-79页 |
5. 讨论 | 第79-85页 |
·关于一般情况 | 第79页 |
·关于病名认识 | 第79-81页 |
·关于病因病机 | 第81页 |
·关于治法方药 | 第81-8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5-88页 |
第三部分 解痉舒督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研究 | 第88-110页 |
1 研究目的 | 第88页 |
2 资料与方法 | 第88-92页 |
·病例来源 | 第88页 |
·诊断标准(美国风湿病学会1984年修订的纽约标准) | 第88-89页 |
·病例纳入标准 | 第89页 |
·病例排除标准 | 第89页 |
·剔除、脱落标准 | 第89页 |
·试验设计 | 第89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89-90页 |
·观察指标 | 第90-92页 |
·疗效评价标准 | 第92页 |
·统计学方法 | 第92页 |
3 结果 | 第92-99页 |
·一般情况 | 第93-94页 |
·总体疗效比较 | 第94页 |
·三组疗效指标各评价点情况比较 | 第94-99页 |
·安全性评价 | 第99页 |
4 结论 | 第99-100页 |
5 讨论 | 第100-108页 |
·古代医家对AS的认识特点 | 第100-101页 |
·当代中医对AS的认识 | 第101页 |
·导师对AS的认识 | 第101-106页 |
·解痉舒督汤治疗AS的临床疗效评价 | 第106-107页 |
·中医药治疗AS的优势分析 | 第107-108页 |
·本研究不足之处 | 第10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8-110页 |
论文小结 | 第110-112页 |
致谢 | 第112-113页 |
中医药科研项目查新报告书 | 第113-11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