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1 绪论 | 第8-12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·选题意义 | 第9-10页 |
·理论意义 | 第9-10页 |
·现实意义 | 第10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0-11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1页 |
·本文创新点 | 第11-12页 |
2 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相关理论 | 第12-19页 |
·创新理论及发展 | 第12页 |
·创新概念的提出 | 第12页 |
·创新理论的发展 | 第12页 |
·技术创新理论概述 | 第12-14页 |
·技术创新概念 | 第12-13页 |
·技术创新的基本类型 | 第13页 |
·技术创新能力概念 | 第13-14页 |
·自主创新能力理论概述 | 第14-16页 |
·自主创新涵义 | 第14-15页 |
·自主创新能力涵义 | 第15页 |
·自主创新能力的特性 | 第15-16页 |
·高新区及其创新理论概述 | 第16-19页 |
·高新区概念 | 第16页 |
·高新区创新理论 | 第16-17页 |
·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理论 | 第17-19页 |
3 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 | 第19-26页 |
·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方法 | 第19-20页 |
·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功能和建立的原则 | 第20-21页 |
·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功能 | 第20页 |
·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| 第20-21页 |
·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| 第21页 |
·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模型 | 第21-26页 |
·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AHP分析 | 第21-25页 |
·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模型 | 第25-26页 |
4 沈阳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评价 | 第26-49页 |
·沈阳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各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| 第26-34页 |
·沈阳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综合评价 | 第34-39页 |
·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阶段划分 | 第34-37页 |
·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标准值的确定 | 第37-38页 |
·沈阳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值 | 第38-39页 |
·沈阳高新区与其他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比较 | 第39-49页 |
·比较样本的选取 | 第39-40页 |
·各样本自主创新能力综合值 | 第40-41页 |
·沈阳与全国重点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比较分析 | 第41-49页 |
5 提升沈阳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议 | 第49-53页 |
·明确政府职能,加大对高新区内企业自主创新的引导和政策支持 | 第49-50页 |
·优化政府 R& D的财政投入体系 | 第49页 |
·完善政府创新人才的管理机制 | 第49-50页 |
·建立健全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法律法规 | 第50页 |
·优化园区功能,构建高新区企业自主创新的服务和保障系统 | 第50-51页 |
·完善园区内良好的项目配套子系统 | 第50-51页 |
·构建园区内高效的中介服务平台子系统 | 第51页 |
·整合高新区企业内优势资源,全面提升其自主创新的能力和效率 | 第51-53页 |
·改善园区内企业的 R& D资金投入方案 | 第51页 |
·完善园区内企业的创新人才管理体系 | 第51-52页 |
·提升园区内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| 第52-53页 |
结论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5页 |
附录 A 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实际值 | 第55-57页 |
致谢 | 第57-58页 |